蔚为大观一日南北暴走大穿越展鳌山雄姿
犟驴本来上周就报名参加令人神往的【纵横山水】组织的8月17日20:30省体育场东门集合去鳌山穿越行程。天气预防18日天气不好,有中雨,鳌山如下雨,则必有风,降温迅速,极端温度可降至5度以下,甚至出现冰雹、雨夹雪之类的天气。主峰鳌山,在户外圈内素以“凶险”著称,以“路艰”闻名,其“恶劣气候”更是让老驴们谈之色变,整个穿越过程,大都行走在冰川遗迹形成的石海之间,遇到恶劣天气,在能见度不高的情况下,主梁顶常常成了“迷魂阵”,极易迷路,就十分危险。连药农和山民都谈之色变,全年适宜穿越的时间比较少。因此海拔3,476米的西太白主峰鳌山却较少有人登顶。故【纵横山水】取消了“蔚为大观鳌山雄姿一日采风活动”。我们参加户外运动,攀爬秦岭山,源于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从来没有想过要征服过什么。犟驴就周六雨中休闲游玩了石镜峪五泉岭圣母教堂。回来后就听说有9人鳌山一日南北暴走,失踪了5人,周二有四人从青峰峡(居于西太白西侧)平安回来,惊动了好多人,一人至今没有踪影。但是不论以前鳌山穿越中曾经遇到过什么样的危险,都无法阻挡驴友穿越的脚步,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挑战生命极限,穿越鳌山之痛!
驴友们为什么如此钟情鳌山?穿越鳌山这件事本身就是每个背包客向往的,螯山由于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被积雪覆盖,浓雾笼罩,气候更变化多端,常有恶劣天气,难见螯山真面目,行走在这漫天大山之间,你能想到的有什么?鳌山云海气候变幻莫测、风云变幻无常非人所能预见,令人猝不及防,其妙不可言。
鳌山穿越线路,有着迷人的风光,更是全国众多驴友心中向往的胜地,强度系数、难度系数、风景系数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唯有登顶亲见方知销魂难忘。不少驴友都认为,要想从一个新驴成为真正的强驴,并在众多驴友当中树立威信,鳌山穿越就是“认证书”!一天鳌山穿越之所以吸引驴友,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要长时间的穿越鳌山无人区且得不到补给,同时还要需翻越10多座海拔在3400米以上的高山,这给寻找户外运动刺激性和挑战性的驴友们带来了无限的憧憬;二是这段穿越线路复杂、气候多变,常有恶劣天气。而且整个穿越行程常常经历四个季节的变化,驴友们对于大自然四季风光的崇敬在这一次穿越中就能全部得到满足。走了一次,经历又不同了一次。鳌山的最大魅力就在这里。
上鳌山,可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可攀登。鳌山古来三个登山口,塘口、苗圃、23公里林场,都是经典路线。现在驴友走出了六条路,西边的青峰峡犟驴走过,峡窄而长,水多崖高,河道上大石头太多,不好上。23公里登山海拔最高起点为2245米,只需拔高约1200多米就到顶峰,强人们4到5小时就可以登顶,一般人需要6到7小时左右。塘口和青峰峡登山口距离相差十五公里左右,塘口和苗圃登山口距离相差三公里左右。“南北长距离大穿越”,即起点从鳌山南坡的“23公里”处开始,终点到鳌山北坡(东桦沟海拔1750米)的咀头镇塘口,全程40公里。该线路拔高剧烈,不停的穿越石海。且从“23公里”开始到顶,沿路没有水源,要自带水,所以,背负很重。其实当山底下二三十度的时候,山上很可能是暴雪狂风。鳌山穿越,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鳌山穿越线路,历来被驴友称为中国顶级超强自虐徒步穿越线路。其强度和难度并不是一般人所能预见的,每登一次,感受不同,代价不同,困难也不同。
天气晴好的时候,无论是在拔仙台还是在鳌山,顺山脊一眼就能望见对面。这几天天气晴好,【纵横山水】发帖发出25日组织蔚为大观鳌山雄姿一日采风活动,就赶紧报名,因为它是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它的魅力吸引着身为秦岭脚下的西安人的犟驴我,犟驴曾在今年2月26日随【纵横山水】一日冰雪南北大穿越、暴走17个小时,征服过鳌山!领略了它的风姿,在记忆中形成一道抹不去的时光。
千百年来,巍巍神奇的鳌山,在人们的视野中,是那么的遥远,又是那么亲近,是收藏在人们心中一幅天然美丽的画卷。鳌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伴随着日月星辰,春夏秋冬,不知走过了多少岁月,留在山势宏大景色独特鳌山顶上的,仍是一望无际的万亩大草甸和千姿百态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每一个独特的景观,似神奇的故事在娓娓叙说;是精美的天然工艺品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珠联璧合,又像一道意境优美的山水画和诗作。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谐、纯真而有情趣。因为秦岭山脉孕育了鳌山的无限风光;秦岭山脉一个个动人的神话、优美的传说、奇妙的故事给鳌山增添了生命和灵气;登鳌山才有无限遐想,登上鳌山顶四十里跑马梁,目视四十里跑马梁在这片纯天然的原始生态区,感受鳌山的阳光,鳌山空气,聆听鳌山歌唱,鳌山呼吸,聆听旷野的天籁,就是那远古的呼唤,才能真正让人感知到其中的神妙和雄奇美景。它以其迷人独特的风光吸引着无数探索者的步伐。我的梦已醉在鳌山的生命里。
鳌山,相传远古时代,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那时中华大地上洪水纵横恣肆,相互冲激,灾害连连,大地震动,地维不稳。东海龙王第九子神鳌,献出四足,以立四极,但从此不能游泳爬行。女娲念神鳌断足之功,谴断足神鳌雄镇中央,分流南北,从此天下风调雨顺,水流东去,地维沉稳。鳌山从此成一道雄伟的龙脊,横亘在中华大地上。
鳌山位于太白山以西,秦岭中段太白县境内,距太白县城42公里,海拔3475米,是秦岭最高峰太白拔仙台西面的另一制高点,与第一高峰太白山遥遥相望,故又称其为西太白,是陕西的第二高峰。为汉、渭水的分界线。这里也是秦岭山脉中最为原始的区域,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山坡,山间云雾缭绕,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绝佳旅行之地。相传唐代名医孙思邈曾多年深居西太白鳌山,精研医药,著书立说。
鳌山是一个美丽圣洁的地方,没有污染,没有喧闹,那里的蓝天、白云、草甸、森林、冰川、石山、石河、石海令人神往,仿若仙境。它那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自古以来就给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更为中外科学家和文人学士所向往。
鳌山登山口位于太洋路旁,当地人称为23公里(起始地点为磨房沟),是徒步登鳌山最近的一条道路。这里,不仅一山一水、一沟一壑、一峰一石都很别致、优美,就连山上的一林一木、一草一花、一树一枝也都那样美妙、神奇。怎不令人陶醉与神往。这是我一直想去的一条线路,一个放飞心情的机会,一次探险跨越极限的兴致,如果你去过太白了,或许你无法忘记它的雄伟和博大:那就去看看鳌山吧,螯山之颠有着更迷人的风景。山顶是大面积的缓坡。高山积雪满目苍茫,去看看她恬静的美丽,领略西太白跑马梁宽阔无比的壮观、奇丽和壮美的风光;还有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石海,看着美丽的景色,让人心动不已。鳌山之颠这座屹立在西太白的美丽大山就像一个矗立在风中的羞涩的少女迎接着每一个来自远方的朋友。让我们一同走向大自然的怀抱。
我们8月24日晚上8点30分在省体育场南门集合,在【纵横山水】领队“我属鱼”的组织下,领队“追风”、“文彬”、“渐行渐快”和“犟驴”、“老雾”、
“长安老窖”、“依赖明天
”、“逝水浪花”、“咖啡”、“格格”、“西影路周二”、“随意”、“落草”、“达海”、“啊Q”、“榆沙”、“云飞杨”、“大冰”、“TT”、“皓月婵娟”、“皓月清风”、“秀才”等一行驴友39人出发,在沉沉的夜色里,走关中环线,行310国道西宝南线,走姜眉公路,11点50抵达太白青峰峡,
12点20分途径塘口村,塘口(这次登鳌山出山口):地处太白县东9公里处,海拔约1750米,半夜1点半到太白县后再次进入大山,继续从太白县沿太洋公路向东南黄柏塬方向前进,海拔先升后降,途经小、大罐子,金鸭滩高山草甸,过大岭云海,海拔2400米,2点55分,大家迷迷糊糊的到了鳌山“23公里”处登鳌山山口(“23公里”系驴友所起,乃距黄柏源之路程23公里)。在睡梦里,有人喊了一声,起床尿尿了,驴友们下车,穿戴上头灯,整装,简单活动后3点27分开始向鳌山上行。看着无边夜色,心情兴奋而忐忑。朝北向上有一条细路,“一字”蜿蜒蛇行,远方黑黢黢的山就是传说中的鳌山,领队一再强调天亮之前所有队员不得擅自离队,跟紧队伍,尽量的把队伍距离缩短。
今天是犟驴第二次进行一天穿越鳌山,我们再次踏上鳌山征程。鳌山穿越线路是全国众多驴友心中向往的胜地,强度和难度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我们一行39人从“23公里”处,沿着登鳌山最近的小道上山。漆黑的山道中,驴友的头灯,一闪一闪的。很多人就把练驴坡,练上去了。据说,有人上此坡只需18分钟,也有人要近一小时。小道坡度确实很陡,目测大约有七十度吧,前队的驴友一个个走在了前面,犟驴很累,气喘,心跳,但是心里很镇定,感觉一切都很正常。练驴坡没走完,“渐行渐快”,“老雾”和一驴友就原返了。
“我属鱼”介绍,这道练驴坡垂直拔高200米。我们艰难攀登,半小时后到达坡顶,经过练驴坡200米的下马威过后,沿小路平缓前进,道路时隐时现,“长安老窖”大哥突然肚子不舒服,原返了。收尾的“我属鱼”和“犟驴”、“随意”、“秀才”走在最后。又转过一段山路,开始一段长约5公里的拔高,此段被驴友们冠名“崩溃坡”。“崩溃坡”的坡度、长度、高度真的叫人有点崩溃,与前者相比,坡度稍缓,但长度倍增,几乎是连续的三个陡坡,用时55分钟。几个陡坡太艰辛,已经耗尽了犟驴所有力气。这三个大坡之后就差不多都是缓坡了。累,但是还得一步步走,我相信其他驴友能做到的事情,我也可以做到。何况有“我属鱼”的鼓励,我慢慢上来,驴友们一个个顺着路标前行。不敢有丝毫马虎。驴友方便也要相互照应,就担心走失。5点15分过了牛头树,一路缓慢前行,6点左右,我们开始欣赏今天的第一幕风景了,天气很给力,我们要看美景了,看那天色,看那云彩,如果我们能赶上去看日出,那就更美了,如果要看日出,我们还得赶紧出发,量力而行啊。6点50分,晨光熹微,天气不错,山路渐渐清晰起来,已经不需要头灯了。林中,很多杉树的树皮上生着厚厚的苔藓,华贵而静美。7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相对平缓的草甸。8点20左右,出现了期盼的蓝天白云,有一阵我们真的看到太阳在云层中透出,风也大了起来,也冷了,我们纷纷掏出围巾戴上。风景越来越美丽,大片的树林里,黑黢黢的树干有的笔直粗壮,有的却扭成千奇百怪的形状,树干上生长的枝条更是千姿百态,衬着地老天荒的嵯峨巨石,那种妩媚与雄浑的结合,那种神奇的美丽超出我的想象极限,叹为观止,不知如何表达赞美之情!
对于老驴,上趟鳌山或许只是遛腿,对犟驴而言,此行感受真切,8点20分到达鳌头,说也奇怪,此石高居堆首,上下两块大石正好成鳌头张嘴状,找好角度,将奇石纳入镜头,活脱脱鳌头一个,惊叹石之奇,景之壮,自然天成,名不虚传。此时鳌头上冒险站立一个人拍照留念。自古人到此一游,均以“独占鳌头”以为荣,殊不知,神鳌舍足撑天,善心救世,为神也,可敬不可亵渎焉!我“独占鳌头”乍势的梦想不放弃,也不想留下遗憾,在“随意”的影响下,心中默默祈祷后也“独占鳌头”一回。8点50多,到了一个小草甸后,不停的在石海跳步,沿路石头遍地,怪石嶙峋,我们边走边赏玩边拍照,天色很明亮,在石海中行路,在鳌山这种地方,终于见识了为什么叫石海,那真的是无垠的、浩瀚的、广漠的石头的海洋啊。犟驴和“榆沙”还隔石海点人数,“榆沙”是第二十八名,犟驴是第三十二名、后面是“随意”、“秀才”、“我属鱼”。过了石海就看到了跑马梁,犹如一道石虹、通向太白。犟驴是加速前进,一路上看到千奇百怪的奇林奇景,见到这种令人震撼的美景,神秘的鳌山,你是如此接近神灵的地方,叫我们如何能不膜拜呢!10点15左右到达海拔3343米的主梁顶,犟驴超过“格格”等几名美女,拍了照,向东转向,向鳌山顶的标志-一座木质导航塔前进,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一马平川的鳌山顶,毫无遮挡,这就是一望无际的鳌山脊梁,宽阔平坦,“我属鱼”说这里延绵四十多里一直可以走到海拔3767米的太白主峰。路上驴友“秀才”出现高原反应、“我属鱼”、“榆沙”两人换着替他背上了登山包,一路顺主梁翻过4个约百米高的假顶,
10点53分到达导航架下。亲眼看到这个令人骄傲的传奇标志!这个十数米高的、似欲倾倒的木架,承载了多少驴友的向往和热望,被多少人仰望和梦想!今天又如愿以偿了,终于登上了鳌山,亲眼看到了这鳌山的标志。导航架观景拍照留念,埋锅造饭午餐,真是一种享受。随后,11点30分沿鳌山北坡大梁向下撤,南北坡几乎一样,路途艰险,超出想象,11点40到达大梁上的一段石海路,尤其难走一些,很多人是各自为路,纷纭翻下石海。石海很浩瀚,怪石林立,坑坑洼洼的石窖,很多地方都异常艰险,要不时的翻过陡立的石脊,小心石头间的缝隙,面对无法辨认的危险的石海,大家颇费了一些周折。我们手脚并用小心翼翼踩着前队的脚印往前走,互相提醒互相鼓励互相扶持,终于全部安全过了这段很容易出危险的地方。
1点30分到白戟庙,一堆石头堆砌的小小残垣,我们庙前停下。因为后队的队员实在太慢,然后又折向下山,山巅上的树木低低矮矮的,1点35分到“盆景园”。2点启程,前队开始下撤,不然下山会很晚,领队“追风”在前探路。他是最辛苦的,他每隔5分钟或岔路口就放置路标,为队友踩出一条安全之道,走怪树林、继而向北沿秦岭主脊向塘口村方向行进,然后走迷魂阵、原始林木郁郁葱葱,看到8月20日户外救援队留下的寻找失踪5人的路书,我们都盼“小聂平安归来”。到2900营地花了1个多小时,此时能见度不错,阴坡路上还有积水。几位驴友小心翼翼地行进,又走近1个小时,穿到海拔2800米左右的采药人窝棚营地,稍微坐下来歇息了一会。此时领队“我属鱼”发现驴友“秀才”走扯了,赶紧呼叫“文彬”、让他原地等候,40余分钟后,犟驴到了“文彬”等候处,一起等候“秀才”。然后一起又上一小山包,横切,5点到达垭口,狭窄崎岖的山道,一行人继续前行,艰难地行走了几里路,由于大家都已相当疲惫,再无力向前,短暂的休息了一下,随着海拔的下降,体力也在下滑,战胜坎坷的只能靠意志力。过了白桦林是一段顺着沟渠下撤的陡坡,此处是一条下山的小溪,每每卖出一步便是考验。一不留神摔倒后就不好爬起来。我们遇到来自江苏7个结队的重装穿越鳌山的驴友!互道珍重,互致平安。犟驴指导他们沿【纵横山水】路标行走,在鳌山行走,错了方向,将是不归路,后果不堪设想。
下午6点,犟驴遇见上来接应的“长安老窖”大哥,“长安老窖”又替“秀才”背登山包。7点半,到达塘口,历经十六个小时,累计总拔高1730米(垂直高度),行程约78里。我终于完成了第二次完美的徒步穿越。于晚上7点50全部人员上车,8点半车行驶上国道,天上闪起电,,一道一道的,预示一场雷雨的到来。晚12点返回西安到家,结束“轻松”、愉快的鳌山穿越之行。
犟驴历经艰辛!体验了鳌山一日穿越的成功。
回味鳌山之行,那漫天云雾,那浩瀚石海,那奇美松林,那广漠草甸,忽觉恍惚如梦,真有些不敢相信。
鳌山之行,感触颇多。[纵横山水]在时间上安排的非常合理,使得在游走鳌山时整个身体包括眼睛都仿若游走在仙境里,鳌山的穿越过程中,难度其实在下山,唯有快到塘口的一段速降,路非常的难走,可以称之为 “杀驴坡”,在此要小心再小心,在艰辛难耐之际,感到自然的伟大,感到装备的重要,感到经验的欠缺!我们是8.24晚上8半从省体出发,3点到登山口,凌晨3点半开始攀登,最快的是早上9点过抵达鳌山顶峰标志导航架,第一个强驴是下午5点半到达山下塘口出口处。最晚的于晚上7点35分到达。鳌山归来你就是强驴?
在这里,我衷心感谢同行的38位驴友,尤其是“我属鱼”、“榆沙”、“文彬”换着替“秀才”背登山包,正是他们的互帮互助,群策群力使得我们走进鳌山,遇到艰险,又能平安回家。使我见识了什么是驴友之间互助友爱之情,使我感受到了驴友之间的兄弟姐妹关爱之情。值得我永远的崇敬。
我走过了鳌山,结果证明,挑战了自己,也把自己挑战到了极限。
【纵横山水】的【行程安排】是;西安--太白县(海拔1610米)-太洋公路23公里管护站(鳌山登山口海拔2245米)—练驴坡—牛头树—杜鹃花海林—3200营地看鳌山日出—鳌头—鳌山大梁跑马梁(3371米)—导航架(3475米)—石海—白戟庙—盆景园—原始松林—2900草甸营地—高山草甸—太白县塘口村(海拔1750米)—西安。(徒步全程约80里,累计爬升高度1730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