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营盘秦楚古道四方山休闲游

标签:
杂谈 |
分类: 驴眼看山水 |
谈起秦楚古道,大家第一意识里面就是耍钱厂、花门楼、终南山等已知景点,其实坐落在丰北河乡与下梁镇西川、乾佑镇西沟、营盘镇交界处的秦岭东主峰上的四方山也是其中有名的一段道路。四方山也是上述四乡镇的分水岭,也是金井河和乾佑河的主要发源地。营盘镇的四方山,近年来没有驴队涉足,是一条新线。临行前,犟驴百度了一下四方山的有关资料,那奇山秀水,四方巨石,千米罗汉等,的确诱人。四方山海拔2341米,属柞柞水境内第三高峰,山上古树参天,灌木葱笼,峰顶平坦开阔地中央,有一四方型巨石,不偏不倚地依东西南北方位而卧,巨石方方正正,乍看像倒扣金斗或棋盘,远观以如皇传玉玺落在御旨之上。方石旁有一旗杆基石,流传是闯王所立。传说,此四方巨石为女娲娘娘补天之石跌落在此。诗曰:“可叹女娲补苍天,弃石秦岭不复还;一方神逾千古,存留人间作奇传”。
柞水县的山除了牛背梁和终南山主峰,就是四方山海拔最高,属于秦岭南坡。南坡的山植被茂密,遮阴蔽日很是凉爽,河道水流潺潺,十余级瀑布很是秀美。登顶后群山逶迤,周围各个主峰一览无余,壮阔美丽。回来后名驴“ 玄烨山水趣”发帖说;“纵横山水探秘四方石,四方山上难觅女娲石”。此次登顶后,急觅传说中的“四方石”,不知是走到的地方有误,还是传说只是个传说而已,难觅“四方石”踪影。但经历了山逾高,崖逾险,举步维艰;岩无梯,峰无路,处处惊险,成功登顶的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了。【纵横山水】“我属鱼”跟帖说;“周三探路摔了一跤,周六没有带队前往。“榆沙”大哥说四方山的顶可能是我们登顶的右手的那个小山包,不排除这个可能。周三踩线那个小山包我们也上去了,上面是杂草也没有那块传说中的石头。我们登的这个顶是当地村民指认的四方山顶,大家看见这个顶中间有个窝窝,据周三的向导说那个窝窝中间以前有个木架,是给飞机导航的,我们在那休息的时候看见木架散落在周围已经腐朽。木架下面有很大一块铜,被人把铜盗走了,就只剩我们登顶看见的那个坑了”。
无论有无“四方石”,犟驴和“ 老雾”,“火山飘雪”上周都走了强线【三公山】,这次本来就约好休闲游,没打算登顶,8点半,车被枯树枝挡道,热心的驴友上树,用锯开道,【纵横山水】的“渐行渐快”给山民老太赔了50元了截,大轿子车又勉强开进一段,8点45,道路非常狭窄,又被树枝挡道,就再也开不进去了,大家下车步行进山。大家走后,大巴车无法掉头,“渐行渐快”只好指挥大巴倒车,倒了三个小时。
走了半个多小时水泥路,然后在河道的乱石堆,及膝的野草中交叉前行,路很原始,一直走在沟里,路也比较平缓,个别地方不好走。溪水潺潺,完全是休闲心态的我们几个人走的悠悠闲闲,身边的驴友纷纷超越我们而去。路边的百合花,如同丛林仙子,亭亭玉立,“一枝独秀”,走走停停,走完一段湿滑的河道,10点40到达第一个瀑布。往上看,无路可上。要上去就必须从瀑布旁攀岩而上,石壁光滑,有水,湿滑,又无缝隙,脚无处用力,手也没有好的支点可抓,稍不小心,就会往水里面溜,我们看到驴友们相互帮忙,艰难地上了瀑布。若上四方山,道路险恶,我们带了两个新驴,放弃登顶,眼前的山景,水景非常诱人,我们则在此处安营扎寨驻足了,埋锅造饭,吃上了火锅,又吃上了“火山飘雪”带的冰棍,腐败呀,溜边又照了几张人像,她们的身影定格在山水中。山风习习,异常凉爽。在此间,真是一种享受,玩够了、照够了、休闲够了就原返,16点20,走回到大道,来回7个小时,这是这几年登山最舒服的一次了。
【线路安排】柞水---大山岔(孝义厅遗址)---杨家湾(引乾济石拦河坝)---三里桥---和平(碾盘石)---高砭沟(瀑布)---野猫沟口(鳟鱼场)---张家沟口---龙潭乡旧址---平水岔沟口(玉皇庙)---四方山(全程约40里左右)需要时间8小时左右,本线路有强度和难度,要求参加活动者经验丰富,体力充沛;建议轻装上山;带上护膝,登山杖,防晒霜,头灯等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