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2011-11-20 20:01:08)
标签:

杂谈

分类: 驴眼看山水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穿越

  

    虎头山,是一山的名称。在中国各地有多处名为“虎头山”的山脉,有山西大寨虎头山、山西中阳虎头山、广东茂名虎头山、福建三明虎头山、甘肃迭部虎头山、台湾花莲虎头山等。电视剧【雪豹】中也有个虎头山。秦岭的虎头山位于蓝田境内,在焦岱以东,107省道1公里处,距西安60多公里。虎头山,是当地人的叫法,为青泥岭北出的小山登顶后的某个角度看去,颇有几分虎首的威猛。虎头山因山似虎头而闻名,集雄、险、奇、秀、幽、雅於一体,茂林青松、怪石嶙峋、山水清音、山峦重叠,驻足其间,沐浴冬日暖阳,流连忘返,真是一处不能不到的绝好徒步胜地。

    立冬后西安又终于迎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阴雨天气,由于天气及诸多原因,为了安全起见,报名参加了【纵横山水】户外队蓝田虎头山一日穿越采风活动。来到坡低村从乱石川徒步而上,沿着峪口盘桓向山里进入一片世外松林,在天然的大氧吧里深深的呼吸着清新的芳香,转山绕梁间,山下美景尽收眼底。经七盘山,鹰嘴崖放眼蓝关古道,冬日暖阳的映照下,像一条银色的白练,弯弯曲曲,蜿蜒在深幽的山谷里,像是在不尽的诉说着的历史的沧桑。很快就到达虎头山,但至最高处的鹰嘴崖却仍需拔高。踩在松软山间土道中,穿梭在古老的松树间,别有一番滋味。登虎头山时听说山梁庙前有一早已干枯的古柏,今年突然生出新枝,令人费解。引得远处香客前来烧香,挂彩,不知此行,柏树树枝是否仍然存活。午后由华西大学下山。07:10出发,约8:55到达停车处,约12:00到达午休处,下午穿越,17:50发车返回西安。此行成功跨越虎头山“O"穿越,再次谱写初冬户外精彩篇章。这条线路是冬季较为经典的休闲线路,拔高约800米、穿越全程大约40,安全程度中上,山顶吃饭无水源。

     2011年11月19日星期六,7:10省体育场南门“我属鱼”、“随意”、“老雾”、“不离不弃”、“湖三”、“山哥”、“大秦岭山民”、“凝一”、“根深叶茂茂”、“悍马”等63名驴友集合、一大车一小车出发,沿途在华润万家、西光厂又接了两拨驴友,走长乐坡,过纺织城,上西蓝高速,8点半到环山旅游公路,8点50到蓝田县城南七里焦岱以东的坡低村。这里也常被称为乱石滩,背靠虎头山,南邻蓝关古道。坡低村进入,这里也是蓝关古道的入口,经七盘山,鹰嘴崖,登虎头山,由华西大学方向下山,横切山梁又下到坡低村虎头山风景醉游人,站在海拔约1800米的山顶上,更让你欣喜的是辋川的美丽,你会明白为什么如此多的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蓝关古道,也是上山时必经的一段,它的历史典故和军事作用不作多述,一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就可以将你带回到过去的岁月。

    汽车一直开到坡低村峪口,下车即是盘道上山。不远便是峦峦山脉,由于雨后的小路显得格外松软,一路上,只有我们打破了这里的寂静,驴友们五颜六色的服装更使这里亮丽了许多。始拔高,连走四五道梁,边聊边走,边走边拍,山下美景尽收眼底。站在山梁上放眼望去,朦胧中隐隐可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念去去千里烟波,雾霭沉沉秦岭阔”。漫步在山梁一尺余宽的山间小道上,心情格外清爽。

    一路不停地拔高,身体开始发热,这时天空晴好,漫山遍野,一片树叶,地上落满、我们小心翼翼的行进着,远远望去,一片片松林冠似烟似雾,与天上的白云相接,让人分不清天地的界限。进山时候,看到三、五户民房个别几乎破烂不堪,原来住户可能全移走别处了,这是旧宅房子,房屋土石墙体,房前的牛槽、磨扇、鸡窝、猪圈等的形状仍可看出。房前蒿草疯长、破屋紧锁,一步一步往上爬,几位色友丝毫不放过每一个拍照的机会。12点登顶,和【驴行天下】“法官”带的户外队伍会合,有几个犟驴认识的驴友,见面分外心切,还给犟驴了一个苹果,犟驴又给了“我属鱼”。大梁上稍加歇息,不一会山顶的凉风吹得人发冷,驴友们四处寻找平坦的地方埋锅造饭。煮面的煮面,下麻食的下麻食,餐后两队驴友会聚一起唱起山歌,欢腾热闹。午餐后2点多一点开始下山领队“我属鱼”、“法官”清理垃圾。刚开始下山,有一块大石头,特别湿滑,大家小心翼翼,一个黄色冲锋衣的女新驴,不小心跌下,【驴行天下】领队“法官”及时放系绳子,【纵横山水】领队“我属鱼”不顾危险,搏荆棘,下滑5米,犟驴也赶紧帮着,在大家帮助下,把女驴友拉了上来,有惊无险。

    历史上蓝关古道既是防卫来自东南威胁的最后一道关隘,也是争夺天下,发兵东南必经的第一要塞,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次出巡,有两次经过这里。历代在西安建立王朝的统治者,无不把蓝田视为沟通秦岭南北,促进东西经济、文化、商贸交流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枢纽。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被贬潮州,途经蓝关时留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诗句,至今仍脍炙人口。

    蓝关古道早在商周时已有雏形。秦统一六国后,大修以咸阳辐射天下的驰道,蓝关古道是当时通往荆楚的东南驰道上最接近咸阳的一段险道。从蓝田县城南七里火烧寨村上山、登七盘,经乱石岔、蟒蛇湾、鸡头关、风门子、六郎关、下十二筝坡到古蓝桥,再由蓝桥经新店子、牧护关入商洛、出武关到达秦岭东南各地,这就是蓝关古道的路线。

    气象万千的蓝关古道,沿途每一处都流传着美丽的传说:七盘古道南面有个蟒蛇湾,相传是神仙斩蟒除害,死蟒化形而成的地方;山谷中有一个分成两半的卵形巨石,传为斩蟒时的试刀石。古道旁的鸡头关上有一形似鸡头的山崖,传说是天上的神鸡私自下凡在此消灭了危害人类的蝎妖,后因违反天规而不能上天被永镇于此,化为石鸡。青泥岭最高处的风门又称“封门”,这里两山对峙,形如双扉,其口多风,故称“风门”,又因为从山登古道后,一路皆可以回头眺望秦川,但过此门后就再也看不到了,故又称“封门”,古时东去的客人到此,无不落下思乡怀亲之泪。“青泥岭,又名岭,位于县城南10公里处”。山,又名卢山,为青泥岭组成部分,位于六郎关北部,海拔1721米”。六郎关,传说是北宋名将杨六郎驻过之地。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古时的蓝桥是当时古道中最重要的驿站,因此千百年来的蓝桥便成为秦岭深山中最负盛名的地方。蓝桥距蓝田县25公里,北面是蓝田八景之一的“玉山并秀”,杜甫“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的诗句便指此处;山青水秀的蓝桥自古被誉为人间仙境和世外桃源。明李本固的《蓝桥道中》诗云:“不尽青山绿水,都来鸟语花香。揽辔,蓝桥幽处,浑忘身在他乡”。就连一些准备去长安应试的举子也在蓝桥发出“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京”的慨叹。

    今天下山路顺畅,加上沟道为缓坡延伸山带,又因时间充足,用不着火烧火燎赶路,悠悠荡荡的走着。山梁庙“圣贤殿”前早已干枯的古柏,柏树树枝仍然存活,还生出新枝,引得驴友纷纷拍照。不远处的几颗柿子树红果高挂,相映成趣。下山端直顺小路横切山梁即转回华西大学方向盘出山外,夕阳西下时下到村里。这次跟的【纵横山水】队伍出行,感觉很亲切。队员体力都很好,特能走,也很环保。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蓝田七盘山蓝关古道鹰嘴崖虎头山“O"型穿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