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2011-10-30 18:26:40)
标签:

杂谈

分类: 驴眼看山水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秦岭最美的秋韵红叶

    秦岭有大小一百多个峪口,大大小小的山峰更是举不胜数。由于秦岭的特殊地理位置,从而造就了秦岭的植被不但花样繁多,而且独具特色。我想,我会坚持着每个周末去登山的。因为秦岭是中国最具灵性的山脉。我会用一个普通人的心和神,去感悟秦岭,领略秦岭自然风光的大气与魅力。我想,这样的坚持同样的也会给我、给你、给他,给我们所有喜欢自然的人,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快乐的感受的。

    秦岭向每一个爱好自然的人,张开宏大的臂膀,随时准备拥抱鲜活的生命。犟驴经常被问到秦岭北麓哪里的红叶最好,大寺、黄柏塬的都不错,但是距离遥远。其实近处的万花山就很不错。从太平峪进入,遥望整个峪内风光,层林尽染,爬山线路是从太平峪里的三桥峪启程,到老碗沟、走蚰蜒岔、在橡山古寺望远、登高万花山顶(云际古寺)。过草坪岗,下黄崖沟,从家佛堂村口出。一条不难的穿越线路,景致却很好。

    太平峪为秦岭北坡72峪口之一,距西安45公里。峪口位于户县太平管委会太平口村,离环山旅游公路0.8公里。峪谷长20余公里,峪中山水景观奇特,曾为隋唐皇室官宦观花避暑的山水乐园,由于隋朝皇帝在此峪中建有太平宫,故称太平峪。其山谷河流称太平河,发源于静峪脑(冰晶顶),流经山区28公里。太平峪最宽处达100余米,最窄处10余米,两翼有25支谷。有太平口村,冉家湾村、家佛堂村、管坪村、西寺沟村等村庄。峪内有万花山瀑布、西寺沟、东寺沟、重云山、情侣溪(石公岔)、太平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景区、景点。

    峪中主要可围绕圭峰山、万花山、重云山、冰晶顶四座比较高的山进行穿越,每座山又有多条穿越线路可选择。

    万花山位于户县太平峪内的东侧,神水峪南面,系三桥峪和紫阁峪分水岭上的一座名山,唐代以前称云际山,海拔1917米,以两道万花瀑布著称。传说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曾来此”玩花赏景”,后随称”玩花山”,沿袭至今就成为”万花山”了。明末及清康熙期间的《户县志》均载有“万花山”亦称“云际山”、“远花山”、“宛花山”。

    万花山,山路曲折崎岖,山梁高远冲天,丛葱生,山花夹道,举步高攀为艰;山溪潺潺,山寺掩映,敞天阔地,凉风阵阵,留恋往返。通往万花山主要有三条线路,可以选择相互穿越。一是冉家湾—万花山—老碗沟—三桥峪穿越:线路长度为18公里,一般需六个小时。从冉家湾高新科技学院门口万花山瀑布公园入口(距太平峪口1.5公里)进山,上至万花山顶,从老碗沟、三桥峪至太平峪二道河桥附近返回环山旅游路,二是冉家湾—万花山—紫阁峪穿越:线路长度为26公里,一般需九个小时。从冉家湾高新科技学院门口万花山瀑布公园入口(距太平峪口1.5公里)进山,上至万花山顶,从万花山顶向东下紫阁峪至环山旅游路,三是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紫阁峪穿越:线路长度为26公里,一般也需九个小时,从三桥峪上万花山山顶,从万花山顶向东下紫阁峪,从紫阁峪至环山旅游路。

    2011年10月29日周六,【狮子户外】组织了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赏秦岭最美的秋韵红叶活动。位于秦岭太平峪的万花山与众不同,秋日的万花山,有一些神秘,看得见满山红叶、五彩斑斓、感受得到她的多姿多彩。让人为之神往

    7点30分25名驴友在高新科创路【狮子户外】门口集合发车。直奔西太路,一小时左右,8点20分到户县太平峪口。汽车行进5公里,于8点25分抵达太平峪三桥峪口,一行人下车整装,说说笑笑沿水泥路上行了7、8里路。9点35分到山下鳟鱼养殖场停车场。10点到老碗沟口。此处海拔850米,农家乐遍布,清澈的小溪绕村而去。往右是奔朝阳洞,朝左是登万山。因朝阳洞路途甚远,亦不在计划之内,所以,穿过农家朝左-万山。大家顺左手小道蜿蜒而上,开始正式行进山路。

    行至一小瀑布前,大家休息时拍照,然后继续前行。一路上景色迷人,我们且停且走,观赏美景,嬉戏玩乐,来到分叉处,往右走蚰蜒梁。峰青岭翠,且多峻拨之姿。群山寂静,山岚深壑而出,在山间轻回慢绕,自然景色格外妩媚,爬河石,轻击水,悟人生悠闲。11点整,来到老碗沟和蚰蜒两条路交汇处的蚰蜒庵。这里几支户外大军汇合,其中,一支是咸阳兴平的“走四方”,一支是西安“山水户外”,另一支是“傻驴”户外队伍,还有一些自由行山者。此处距万山顶还有4公里。稍事休息,继续开拔。

    一路拔高,更加艰辛,大家互相鼓劲帮助,不断给力。

    12点到达垭口草坪岭,海拔约1500米,领队老樊决定开始用餐。大家品着啤酒、白酒、吃着汇在一处的牛肉、各种凉菜,犟驴做了两锅嘛什子,分了六个人吃,都说尤为好吃。

    酒足饭饱,收拾停当,于1点开始从垭口拔高到象山寺,橡山寺庙是万花山的一座陪峰,海拔1600米,到此可看橡山婀娜姿色,秀丽风光,森林密布野趣。顶峰西侧菩萨洞前两颗高大的橡树,枝叶繁茂,亭亭如盖,是“橡山”名称的由来。《户县文物志》确定其为古树,高约13米,胸围均在2.4米。其一梢垂到崖上,形如垂槐,形态非常好看,故名双垂橡。传说橡山寺庙为赤脚李氏所建,庙东侧石崖上有李氏足痕印。在橡山顶平台上有花岗岩石条砌成两层门楼,上层供奉神像,下层行人,门楼西侧,三孔并列的石砌拱洞。石门两边挂着用紫檀木制成的对联:“石庙无灯依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是唐太宗亲笔御书。

    从橡山寺庙往上,沿龙脊岭山脊上行1600余米,高差达400多米,才可到达万华山顶,一条东南方向一米宽的万刃形山脊直通山顶,两侧绝崖耸立,岭形十曲几弓,宛如游龙,开始登仙人路,但见一条更加崎岖山路横在眼前。两条铁链通过木棒固定在山路两侧,台阶极不规矩,高低不等进深也不一,给初次随行的几位新驴增加了不小难度。在极陡处凿石阶,名曰“仙人路”共160多台阶,高130多米,因当年高谦集资设置的20根铁柱,60丈铁链,爬行其上,险象环生,脚手颤抖,石阶两边林木如屏,登高远望,万华山峰奇危,孤耸挺拔,云际茫茫飘然如仙。故名之。如今铁柱换成了木柱和石柱,有些柱子摇摇晃晃,再回头望脚下万丈深渊,甚是胆寒。经过近1个来小时的艰苦努力,迈步分水岭山脊,过龙脊岭、终于登上了万山顶云际寺、新罗王子台遗址。

    顺神仙路爬行而上,离顶部7米处石阶右侧竖一铁碑,两面刻有阳文,正面额头左有“天启五年造”(1625年)额右有“户县太平峪众童”七字。正文说“高谦等人集资修补石路,”等到记载。碑阴为“万华山问山祖师大通率众修建万花山”等文字。由铁碑拾级而上,便是一间送子菩萨殿,内有塑像。顺此殿东侧悬崖处横木桥向上便能到万华山正顶峰。

    正顶新罗国王子台是万华山最上处。此处原建有五间转角楼,楼前仅剩铁钟一口,重1500余斤,大明天启三年铸造。大明天启五年(1625年)所铸“观音菩萨”碑。碑文记载当时重修仙人路和云际寺情况。登上万花山(云际寺)正顶向北仰望,关中大地一片黄金。向东方向1公里处仰看,可见到紫阁秀峰,雄伟险峻,剪刀状的峰顶,朝霞披彩,高远无际,万花遍野,遥望群山,“万花秋叶遍山红”,劲松挺拔,苍山叠翠。云集山峰,阴晴变化,气象万千,可使游人心胸开阔,流连忘返,故称云际寺。

    顺转角楼南边石阶而下,就是“风月楼”,该楼全用花岗石条构筑,糯米汁灌缝,八卦盘顶,门额一联曰:“北瞻帝阙三千里,南望盛唐(圣塘)百二区”。背面门额题“玉皇大帝”。两边对联:“晓行先见红日起,晚步独披淡秋风”。大殿外围顺山梁走向修筑着五尺宽的九曲回廊,古朴大方,该楼当始建于唐代。楼门向西两侧各筑两间厢房,为住僧食宿之处。坚西崖畔处,新建起三间大佛殿,中有佛像,是僧人诵经拜佛之地。

    “新罗王子台”,宽大平整,环顾四周美景,群峰低下,有“一览众山小”的欣喜,白云缭绕,尽享天伦之乐。

    据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户县志》记载,万花山在唐代以前称为云际寺,云际寺大约创建于北周初年(561年)建寺后香火一直旺盛,当时寺曰:居贤捧日寺。后周(应为北周——郭注)武宗灭佛时被废。盛唐之际,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新罗国(朝鲜)国王之孙圆测(613—696年)来云际寺隐居静修从事佛经著疏达八年之久。此后志书就将云际寺记载为“新罗王子台”。圆测酷爱终南山水,他对佛教之弘扬贡献很大,由于他的到来,云际寺高僧云集,文人墨客亦接踵而至,使该寺为盛唐终南名寺。

云际寺还住过新罗国高僧慈藏,王族出身,唐贞观十三年慈藏率**僧实等十余人辞国入唐,后获准来终南山云际寺,筑室而居三年多,创建塔寺十余处,多数至今尚存。

云际寺,可谓“中朝友谊山寺”,唐高祖李渊及太宗李世民曾浏览于此山赏游参佛。千百年来,历代名人,登山游览,多有吟咏,至今笔迹尚存,万花山不愧为秦岭北麓终南山中一座名山。

    大家不约而同敲响了万山顶的钟声,平安、祈愿、幸福、安康。

    领队老樊临时决定跟着咸阳“走四方”带着犟驴,老杨和女驴友“容儿”从万山顶往紫阁峪方向下行了1000米。要穿过万山未开发的景区,下山之路非常不好走,用时一定很多。考虑出山用时将多于进山,和咸阳“走四方”领队告别,又折回,上万山顶。3点下到垭口。在垭口“小狮子常飞”清点人数,少了一人,“硅步千里”。当得知“硅步千里”走丢了,大家很纠结、很闹心。“硅步千里”已经是第二次跑偏,在牛背梁曾走丢过。大家分析这次好像是跟别的队带跑偏的,应是向紫阁峪方向走了。“硅步千里”增走过一日鳌山,一日冰晶顶,算是个强驴,山属浅山,对“硅步千里”这样的强驴,不会有问题。二个小时后得知他登上山顶后随“傻驴”户外队伍从紫阁峪方向走了,已从紫阁峪安全出山。

    大家从垭口向黄崖沟走,路况是土质小路;非常滑,极其难行,或歇或行,沟内景色优美,畅意长天风云,无尽沟谷,绝色绵绵。叹自然秀美,享人生平安。下午4点40分,到一老妇农家,小息10分钟。路好走了,不时遇见石阶路,因为石上行,有几位驴可就惨啦,脚指头吃尽了苦头,顶得十分难受,行走十分困难。但是大家又说又笑,冲淡了不少疼痛感。过万花山瀑布,630分到达山下家佛堂村,出村口,过桥,到太平峪大路上,乘大巴车回西安

沿途穿越线路:太平峪—三桥峪三桥村1组/慈善桥—老碗沟—蚰蜒岔--小白沟—山脊--象山寺--仙人路--龙脊岭--万花山绝顶—黄崖沟-万花山瀑布—太平峪吊桥。全程45里。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三桥峪老碗沟万花山黄崖沟穿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