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峪佘家湾后沟梁石砭峪青岔
前日去沣峪龙潭-九鼎万花山,回来后不是很累,休息吗,天又热,6月20日犟驴约驴友登山,他们不是看世界杯,就是家中有事,急哦,总算有铁杆驴友,四人打算走近山,登高健行励志、众友聚首欢歌,休闲腐败一下。
我们这次是沣峪佘家湾、佘家湾为沣峪喂子坪乡一东向山谷入内10里,路阔山秀,农家百十,古道幽僻,苍山如染。悠悠红草河,延绵水磨沟,健步王家沟、佘家湾,拔高后沟梁,翻越垭口,走后沟,挺进石砭峪里的青岔,途中休整路餐后原路返沣峪出来。
沣峪和石砭峪两间,内部山峦叠嶂,尤其是从王家沟向里,当地人称"七十二沟岔",线路极其复杂,记得以前到佘家湾大沟的深处开始拔高时,有三条路,不知该向何方走,经过佘家湾老陈介绍后,决定向东南方向中路走小路拔高上大梁。(左走翻谢家岭到石砭峪青岔,右走是小马勺沟,到石砭峪青岔)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到达大梁顶,站在高处,远望群山,隐约看见顶上庙宇高耸的南五台和坚毅挺拔的终南山巅,真是望山跑死马呀。经过垭口之后,开始走后沟向石砭峪(青岔)下撤。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呀,又经过近1个多小时,到达石砭峪青岔,看到火车。圆满成功!先说说石砭峪来历:古名石鳖峪,以谷口有巨石如鳖得名,后谐音今名。青岔是一个较大的村庄,建有火车站,是秦岭大隧道北口。青岔保留着很原始的民居,此时已是夏收忙完,村中山民三三两两休闲歇息,在树荫下纳凉,远远地望见我们这些在正午的艳阳下不辞辛苦攀爬的路人,高声打着招呼,“热吗?”“来家里喝水!”我们被山民的热情和淳朴感动,犟驴与村中张哥、刘嫂攀谈,得知这里有张、刘两姓十多户人家,他们原本住在山下,后为逃避战乱饥荒,张、刘两姓祖先带领家人上山,择有水处,建宅开地,就此繁衍生息,发展至今,于深山幽闭处炊烟袅袅,为大山又增添了些许的故事,走到此使人不禁想起陶远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心情豁然开朗。从石砭峪(青岔)穿越,有通往小马勺村的路。可穿越大、小飘沟、熊沟、南五台。石砭峪后沟这条沟景色条件都不错,因国家重点项目,石砭峪已有二十多年没有敞开它的魅力,去年水库清淤挖渣,道路硬化逐步还原生态后,大量游客涌入,如在"四岔,青岔,小马勺,龙窝,罗汉坪"等地开发---农家乐,今后石砭峪肯定会火起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