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祖慧可遇难记(下)

(2010-08-13 07:26:58)
标签:

文化

分类: 小说故事

http://s1/bmiddle/6409425fg8da8be9c3c80&690

   二祖不知何事?从容来到县衙,就见翟仲侃将惊堂木“啪”地一拍,吼道:“老和尚,你知罪吗?”

 二祖心想,这是从何说起?就据理答道:“老衲讲经布道,奉公守法,何罪之有?”

“你背叛佛祖教义,讲什么‘坐禅默悟就能成佛’,还说什么‘杀了人也可以成佛’,这不是异端邪说是什么?”

 二祖听了翟仲侃所说的话,知道有人进了谗言,分辨说:“成佛的条件是觉悟,当年我释迦牟尼佛祖就是在菩提树下默悟成佛的。佛祖又说,有恶念的人,只要彻底悔悟,改恶从善,也可成佛。至于杀人者,他们夺人性命,理应受到法律惩处,佛祖也不会原谅。老衲布道时常讲,凡我信众务要遵纪守法。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

 翟仲侃见这一条拿不住二祖,就再换一个话题:“哼!你妖言惑众,迷乱人心,闹得农夫辍耕,商不启户,这不是聚众闹事、危害治安吗?”

“县令大人,现尚在早春,农时未到,老衲讲经说法正是为了安定民心,促进农事,何言农夫辍耕?自开法座,匡教寺前商贩颇多,有不少还来自外州、外县,形成了市场,何言商不启户?老衲所讲佛理皆是劝世人学良善、戒邪恶,这又何言聚众闹事呢?”

 二祖慧可所言有理有据,铿锵有力。令翟仲侃难以回答。

 此时,二祖的皈依弟子及许多善良百姓,蜂拥来到县衙,陈述二祖功德,称慧可大师是“度世救人的活菩萨”,要求县令大人不要难为这样的好人。

 翟仲侃见这么多人为二祖评功摆好,一时发怔,不知如何是好。躲在一边的辩和看这阵势,心想千万不能让翟仲侃软下来,便手遮其脸,慌忙走至翟仲侃身边,附耳挑拨道:“县令大人,您听见了吗?他们称老慧可是‘活菩萨’,这不是和北魏时造反的‘十柱菩萨’如出一辙吗?这事非同小可,不能手软啊!”

 翟仲侃正感不好下台阶,辩和谗言又将其胸中怒火点起,他将惊堂木拍得山响,吼道:“凡求情者,与老和尚一律同罪!”

 二祖已发现是匡教寺老僧辩和在现场挑拨县令翟仲侃,心中说:辩和呀辩和,你讲《涅经》,《涅经》要求通过断障以“了了见佛性”,你却名障未除,执拘门户偏见,竟来害同佛门弟兄,何其可悲也。此正如达摩祖师早已指出的“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可叹可叹。

 二祖面对辩和的卑鄙和翟仲侃的蛮横,心里慢慢平静了。世上多悲苦,人生多折磨,这不过又是一次劫难罢了。作为一个大乘弟子,就应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并且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以无量的慈悲心,“无畏施”的行为,保护众生的安全,实践佛祖的教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于是,二祖大声说:“一切罪过皆由老衲而起,要打要杀老衲一人承当,与众百姓无干!”

 辩和象个赌红了眼的赌徒,一心要赢这盘“赌局”,便又向翟仲侃附耳低言:“打!不打不招!”

 翟仲侃遂喊道:“来人,将犯僧重打二十大板!”

 众衙役不敢违令,只得将二祖翻倒,举起板子打去,谁知好似打在石头上面,震得打手虎口疼痛,连声“哎呀”。

 翟仲侃又喊道:“拶子,拿拶子拶他!”

 衙役遂又取来拶具,拶住二祖唯一的右手,狠劲拉拽。十指连心,疼痛难忍,但二祖昂然挺立,面不改色心不跳。

 翟仲侃心中恐慌,连称“妖僧”!令暂且收监。他感到案情确实棘手,但又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说明自己错了。正思索着,辩和又煽风说:“箭在弦上,不能不发,不然您以后还怎么审案。”一句话坚定了翟仲侃的决心:只能往前走,不能后退。

  二人狼狈为奸,必欲置二祖于死地,便罗列罪名,斟酌词句,慌称二祖是妖僧,妖言惑众,聚众图谋不轨等等,罗列了许多不实之词,将案情上报州府。

  层层上报,直至朝廷。隋文帝刚立国不久,十分忌讳妖邪作崇和聚众谋乱,闻奏震怒,令严加查处此案,若属实,就地正法。刑部领了隋文帝的圣旨,来到相州,相州刺史见此案惊动了皇上,不敢怠慢,忙亲到成安查办。这州官也是个昏庸之辈,他不是想如何查清案情真假,勿冤枉好人,而只是想如何顺从圣意。他推测,皇上亲自下旨查处此案,说明皇上已认定此案之严重,要解除皇上之忧,就要找足证据,除掉妖邪,干脆利落地了结此案,如此才能博得龙颜大悦,自己才能升迁有望。他即以此先入主见,来到成安。

  成安县令翟仲侃亦是想一定要搞定此案,并讨好上司,又是盛情接待,又是送礼行贿。州官的心思与县令不谋而合,又得了县令的好处,便偏听偏信他们的谗言,主观上已为此案定了性。

  州官见到二祖本人,竟进一步肯定了自己的见解:百多岁高龄了却一副童颜仙骨,不是妖邪又是什么?于是升堂提审便开口问道:“犯僧,你从何处学的妖术?一一具实招来。”

  二祖心想,又是一个不说理的官。便不卑不亢地说:“大人,老衲乃嵩山少林寺僧人,学的是大乘佛理,也习练过少林功夫,哪有什么妖术?”

  “你既是名刹老僧,何敢妄称菩萨下世,妖言惑众,图谋不轨?”

  “所列罪名纯属子虚乌有,还望明察。”

  但州官抱着“宁可冤枉一千个好人,也要不负圣命,惩治妖邪”的念头,他才不管冤不冤呢。于是怒道:“怎么?在本州面前你还敢抵赖吗?实话告诉你,本州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前来查办妖邪,就地正法。你就别抱什么幻想了,还是老实认罪,免受皮肉之苦。”

  州官一边逼迫二祖就范,一边派人搜集“罪证”。他的手下人受了翟仲侃的好处,便听由翟仲侃安排证人证物。二祖曾在王庄村为人治病,影响了在那儿跳神骗钱的巫婆神汉的好事,他们一看报仇的机会到了,大举伪证,胡说什么二祖阻拦他们行善救人,还胡说二祖以妖术治病,治死了好几个人。而查案人员在高陵村,又把二祖教诲富家公子说成是坏人姻缘。他们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颠倒黑白,似是而非,竟罗列了“十大罪状”:一、妄称菩萨下世,迷惑百姓;二、篡改佛祖教义,散步异端邪说;三、聚众煽乱,图谋不轨;四、妖言惑众,以“无明”影射当朝;五、为杀人罪犯叫好,夸他们可以成佛;六、阻挠农耕商市,扰乱地方;七、阻人行善,为害村民;八、以巫术治病,草菅人命;九、坏人婚姻,拆人良缘;十、耍弄妖术,大闹公堂。

  州官看这十条罪状足够叛斩,大喜,立即派人快马加鞭急奏朝廷。很快批文回复:准!

  行刑之日,远近百姓闻二祖蒙受齐天大冤,皆扶老携幼前来送别,许多人痛哭失声。王庄王居士、高陵村那位富家公子等人,手捧茶壶茶盏,挤到二祖面前,嚎啕痛哭道:“师父,他们颠倒黑白,不容我等分说,以至善举被当成罪证,此旷世奇冤何处申诉?弟子无能,只能以茶代酒,为师父送行!”

  二祖接过茶盏,一饮而尽。他道一声“阿弥陀佛”,然后缓缓说道:“我达摩祖师曾教诲于我:本来学佛持戒,无害于人,却遭众多苦难,为什么?应从往劫中查找根由,今虽无犯,却是前世造下的孽债啊。故老衲今日受刑,乃偿还多生累劫之旧债。我之受戮,若能使与我有冤缘之人得以满足,我也就满足了,我甘心受之,并无怨诉,你等亦不必悲伤,且勿产生他念,做出非常之举。唯望诸位一心向佛,学道进德,精勤修持,我愿足矣!”

  王居士等跪拜道:“谨遵大师教诲。大师走好!”

  二祖点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然后大步登上行刑台,他笑对众人,大声吟道:

         “四大本无我,

          五蕴也是空,

          将头临白刃,

          犹如斩春风!”

  吟罢,从容引颈就戮。时隋文帝开皇十三年癸丑岁(公元593年)三月十六日也。


http://s12/bmiddle/6409425fg7490e1a3770b&690

                                                              (插图 李培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