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兰案究竟会如何收场?

标签:
桑兰海明18亿官司路平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述 |
写这篇博文的时候还有所顾虑,生怕一不小心被桑兰的律师告到法院那儿索赔,不是已经有15位网民被告上法庭,每人被索赔一亿美元了吗。不过后来转念一想,要真的不幸被告上了,那至少我在新浪网上肯定要火了,是句玩笑话。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告诫自己尽量客观地写出自己的看法,不作任何的人身攻击。
其实有一段时间还是很同情和喜欢桑兰的,对她年纪轻轻就高位瘫痪非常同情,对她瘫痪后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的坚强由衷的感动。尽管后来传出她状告保姆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可对桑兰的喜爱丝毫没减半分。
后来听到桑兰要到美国法院起诉索赔18亿,还有些不以为然,认为毕竟这是她的权利,也是她自己的事情,尽管18亿的索赔额有些夸张,也过于高调。可当某一天看到桑兰在美国的代理律师居然是海明的时候,我不由得替桑兰捏了把汗。
海明律师在美国的华人圈子里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不过这个知名度不是其官司打的如何漂亮,而是他在打官司前一贯的高调和夸张言语,让人不由得不对他侧目起来。
据说他是美国明报、侨报周二法律栏目的撰稿人,所以在网上时不时能看见他的文章。只是不知为什么,他给我们大家的印象不是很好。尤其在去年轰动一时的他部分代理的翟田田案中,明明美国起诉的罪名是恐吓威胁罪(Terroristic
threat),可从海明发表的专栏文章再转到国内媒体,就变成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被控恐怖分子罪(terrorist)了。这两个罪可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我不知道海明是故意想这么做还是后来的媒体以讹传讹,但效果出来了,这个案子和海明本人一下子得到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可能这就是海明想达到的目的吧。从海明代理的其它几件案子来看,他动不动就在媒体上扯上种族歧视的大旗,运词用句都十分夸张。也不知道在媒体上如此炒作对他在美国的案子有没有实际帮助,不过广告效应肯定是有的了。
看海明的介绍他在美国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据说还雇佣了几十位白人律师,听起来似乎很厉害。好奇心驱使我上了纽约海明律师楼的网站(www.lawyerhaiming.com),结果我的疑问更多了。
首先网页设计及其粗糙,非常的不专业,这点读者自会有自己的判断,就不多说了。
其次没有相应的英文网页。这对一个在美国雇用几十位白人律师的事务所很难想象,尤其是海明近期号称平时所里的案子都在3千件左右的律师楼来说。
再则一个律师楼网页,除了重点着墨主任律师(合伙人,这儿就是海明了)外,也得化篇幅来介绍其他各位律师,他们的简历、专业所长及各自的联系方法。大伙儿找到了吗?在“关于我们”一页,好不容易看到一个白人律师有链接,点了一下还是空的,直接跳到海明的博客上去了,另外还有一个律师照片用的是一只汪汪叫的小狗,下写着“FLUFFY律师滔滔雄辩”,这严肃吗,还是想体现一下海明的幽默?
还有一点看海明事务所首页的自我介绍:“美國法學博士,美國大學英語碩士,前紐約大學(NYU)
教授。”语焉不详,有点支支吾吾的。究竟哪个大学的法学博士?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好意思说。其实只要不是西太平洋大学毕业的没什么不能讲的吧。不过这儿有一点该表扬一下,毕竟比唐骏好一些,没有公然写自己是加州理工学院法学博士。还有这个“前纽约大学教授”的
“前”字用的也很紧,让你查无可查,佩服。据说岳东晓质疑并希望海明公示自己法学博士证书和纽约大学教授细节,海明至今没有回应(见岳东晓博客:桑兰的律师应坦诚回应公众对他履历的怀疑)。
看到这儿,我确实为桑兰担忧,真要打官司,找个靠谱的律师好好打一场,现在这样的律师让人看得直揪心。当然据说是海明律师主动联系桑兰经纪人黄健这才有的这场官司,这也就不奇怪了。
可目前这场本该很严肃的官司正变得越来越娱乐化,戏剧化。18亿的索赔额在起诉文件上不见了,追加的被告莫虎律师原来被索赔一亿,后又改成赔偿500美元医疗费就撤诉。再是海明在微博上爆料美国纽约黑帮准备在机场对桑兰下黑手。现在又冒出来个目击证人路平来作证当年他亲眼看见薛伟森性侵犯桑兰了,他还顺手保留了13年前的一张带有桑兰血的卫生纸以便日后作为证据。而这个路平,一个气功理疗按摩师,又被人在网上揭露当年在回家乡时当地媒体采访介绍他是“归国实业巨子”,在美国拥有一家私人医院,出版公司,文物收售中心和一座超千亩的庄园,可美国媒体(《世界日报》2008年5月)又说他回国时被骗了全部养老金,现在住在纽约老年公寓等等。种种不合情理,只有小说电影里才有的故事和人物全都冒了出来,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整个官司已经彻底变调了。
目前真不知道桑兰案该会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结束,我们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