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电解质的电离中的相关实验

标签: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导电性 |
分类: 实验 |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6ZHE1SIGG.gif实验P65页 物质的导电性 教材图7.1
1、在试验物质导电性装置的烧杯内,分别放入硝酸钾、氢氧化钠、蔗糖固体,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
2、在装置中分别放入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蔗糖、酒精、甘油等水溶液,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哪些化合物是电解质
哪些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6ZHE1SIGG.gif实验P66页
物质在熔化时的导电性
(1)在V形管里装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加热玻璃管,待晶体熔化时,在插入电极,观察灯泡情况。
实验现象:
(2)在V形管里装入少量蔗糖晶体,加热玻璃管,待晶体熔化时,在插入电极,观察灯泡情况。
实验现象:
实验表明,有些物质不但在水溶液里能导电,而且在熔化状态下也能导电。
学生提炼概念
我对物质在熔化时的导电性实验的疑问:
硝酸钾对热不稳定,受热会分解。一般来说分解温度与熔点是不一样的,昨天查到硝酸钾的熔点是334
对熔化的蔗糖也是,我看到那位老师接上电源的时候,其实里面的液体已经发黑碳化了。那这时还能说明熔化的蔗糖不导电吗?毕竟里面发生了化学反应了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6ZHE1SIGG.gif
实验记录:
提示:实验时选用精密PH试纸更好,虽然有一定的误差,但是这个精度是可以满足实验要求的;用PH计的话,使用前要校准,每次使用后要用蒸馏水清洗,在有限的课堂里,这种方法麻烦而且浪费时间。
通过实验测出PH值,对照资料库中的表格,可以查出对应的氢离子浓度。
公式为:c(H+)=10-pH
实验表明,氯化氢与醋酸、氢氧化钠与氨水在水中电离的程度是不同的。
感想:据此现象的实质可对电解质进一步分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以前认为应该先摆出概念,把实验改成设计实验“如何证明盐酸和醋酸的电离程度不同”,这个实验的功能在于验证,是演译,当然能很好地强调“电离程度”不同,但对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就稍为欠缺。
在确实证明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其氢离子浓度仍不同之后,分析原因。
学生提炼概念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讲明白电离程度、强弱概念、粒子种类。强酸强碱是强电解质,弱酸弱碱是弱电解质。
再归纳实验的结论:其实等浓度的醋酸比起盐酸,pH值更大都说明醋酸不完全电离。
思考还能设计其他实验说明醋酸的不完全电离吗?
等物质量浓度的醋酸比起盐酸,导电性弱、与金属反应剧烈程度弱 (注意,盐酸醋酸同为一元酸的电解质)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6ZHE1SIGG.gif课堂实验活动:P69页 几种盐溶液的导电性比较
在试验物质导电性装置的烧杯内分别放入20ml 0.1mol/L 的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钠溶液,接通电源,观察灯泡明亮程度。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灯泡很亮,这些盐在水中电离程度很大。大多数盐都是强电解质。
感想:是不是还可以拓展成同物质量浓度的两种强电解质溶液,电荷数多的导电能力强。如本实验中同物质量浓度的碳酸钠,硫酸钠的导电能力强于氯化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