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魏太太

(2012-06-06 00:40:11)
标签:

老魏太太

母亲

孩子

老人

童年

文化

分类: 散文

我的母亲性格直爽,喜欢结交一些老太太。她和老魏太太的年纪大约隔着50岁,可是年纪并不影响她们的友谊。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常去拜访老魏太太。我那时离不开母亲,便也常常跟着去。

老魏太太的房屋很矮小,墙是用土坯和泥草垒成的。与周围那些红砖的高大房屋相比,她的小屋就像一个孤零零的被遗弃的火柴盒。母亲进她的小屋,在门口要低头。小屋也被一堵墙分成了两部分,外屋砌了一个锅台,灶膛不远处堆着柴禾。靠墙有一个小木柜,一些简单的瓶瓶罐罐摆在上面。因为没有窗子,外屋阴沉沉的。

晌午的阳光像白花花的水一样从打开的木窗涌进来。里屋因为有一扇窗,就相对亮堂了不少。里屋有一大半被土炕占了,老魏太太和母亲都坐在炕上。还有一个木柜,木柜后的墙上挂着一幅大画,画上有额头高高隆起的老寿星,他一手托着胭脂粉色的大桃子,一手抚着一只分外乖顺的梅花鹿。我当初曾猜想老魏太太以后准会越长越像老寿星。

每次去老魏太太家,她都拿出一些食物给我吃。这个孤寡老人还有一些亲人,有一个侄儿还乐意给她提供口粮,也偶尔会有人来看望她,顺便给她带来一些食物。我常常吃到的是蛋糕这类的软食,这和她口里只剩下几颗可怜的残牙有关系。我每次去都有东西吃。“老魏太太把好吃的都给你留着呢!”母亲这样说。有时候老魏太太大概没什么吃的可以给我了,她就让我和母亲坐在院子中的槐树下,而自己拄着一根拐杖蹒跚着向屋里去了。

我们坐在槐树下的小板凳上。槐树和她的小屋一样矮小,我如果踩在板凳上,就可以够到它的枝叶,以及那一串串白白的槐花。每次我在够槐花的时候,老魏太太正好走出来。她一手端着一只白瓷碗,一手照例拄着她的拐杖。看到老魏太太这样出来,母亲得赶紧上去迎接。那只碗正在她老迈的手里发抖。

“快下来,孩子,别摔了。”她一出门口就看到我了。

我继续站在小板凳上够头顶的槐花。她就又说:

“来,太太刚才给你炒了两个鸡蛋,可香了,趁热吃吧。”

闻到鸡蛋的香气,我就乖乖下来了。

我越来越大,也渐渐懂事了,其中的一件事就是,老魏太太是个老太婆,她的东西不干净。她再拿出那些食物让我吃,我就不再吃了。她那么老,行动很不方便,连洗手洗脸都很难。我怀疑她一年不洗手。就这样,随着我的长大,我开始懂得嫌弃老人,也不再跟着母亲去老魏太太家。

有一次,我正和小伙伴在打麦场里玩。隔着一排叶子飘拂的柳树,看到老魏太太在拉柴禾。她把玉米杆用绳子捆成一团,因为背不动,就拉着拖着。她一手照例拄着拐杖,一手用力拉那根绳子。本来佝偻的身子再用力向前倾,感觉她整个人就要趴倒在地上了。她拉不动,就转过身子,面对着那捆柴禾拉,好像在拉一只发倔的牛,并且在求着它:“你行行好,你就走走吧!”可是柴禾照样不动。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马上想到我该过去帮帮她。我想起我吃过她不少东西,那捆柴禾对我也算不了什么。可是转念却又想,因为我吃过她的东西,我就一定要帮她吗?又不是我要吃的。在我正犹豫的时候,小伙伴已经跑过去了。

“老魏太太,我帮你拉。”

我在原地呆呆地站着,一直看着他们走远消失。

后来没过多久,母亲清淡地告诉我,老魏太太去世了。之后就没有更多关于她的话了。母亲大概也不想向我多提一个过世的人,但是我时而会想起老魏太太。想起她给我好吃的,想起她家里的老寿星,想起在槐树下吃鸡蛋,但更多想起的是拉柴禾。

我从没向别人提过这件事,因为那只是一个瞬间,当时没有人注意到我。只有我自己清楚,我当时想了什么。有时我安慰自己说:“是小伙伴抢了先。”可是我终究不能骗过自己,面对一位苦难的老人,我确实冷酷地旁观过。我没能伸出援助之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雨
后一篇:可以逛的地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