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自由和虚无主义

标签:
读书人文哲学思想文化 |
分类: 彼岸的摩挲 |

作者张志伟,选自诺伦·格尔茨《虚无主义》中译版序 张红军译 商务印书馆 2022
如果允许我用一个关键词来描述我们这个时代,我会选择“虚无主义”这个概念,因为我们仍然身处现代性的时代,而“虚无主义是现代性的精神本质”[1]。
虚无主义作为概念最早出现在18世纪,在19世纪发展成为社会思潮,在20世纪更是风起云涌,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到了21世纪,虚无主义俨然成为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也许会有人认为我是危言耸听,在他们看来,人类文明已经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因为不断地发展、进步和创新而能够保持生机勃勃,也因此能够摆脱生老病死的周期循环。但是,人类文明从传统到现代的“进步”是有代价的。其中,最沉重的代价就是虚无主义。
前一篇:罗兰·巴特:敢于懒惰,勇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