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的超越是在所有人类文明存续的时空中建造一个心灵纯洁的高度

(2023-01-29 11:45:07)
标签:

诗人琉璃姬

诗歌

人文艺术

思想

文学

分类: 彼岸的摩挲
艺术的超越是在所有人类文明存续的时空中建造一个心灵纯洁的高度


 

一切伟大的文学都是一种见证

                          —— 索尔仁尼琴


 

 

写作是刺激的,危险的,不识时务的!写作者并不是没有立场,观点,构建起文学(或者人文)立场永远不等同,也不可能等同于政治立场,诗歌这件事只有抵达,命中,没有正确,不是一道填空必选题。否则司法算什么?文化又算什么?艺术主张也永远与世俗主张背道而驰。人性是趋利避害的,科学永远是在超越,迎合并超越这种趋利避害,解决的是人类文明的欲求性,而艺术不是,艺术是守恒的,是偏执的,艺术的超越是在所有的人类文明存续的时空中建造一个高度,一个人类心灵纯粹与纯洁的高度,取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守恒,就是朴素,真理是不会改变的,一切真理都是朴素的,被火灼烧时的疼痛与人类呼吸时的感受,是心灵,人类学科,心灵是没有对错的,假若心灵有对错,因言因观点因爱憎有分歧即会获罪,那就不需要法律去明确规范行为,也没有思想自由,更没有人类文明。

 

类似精神与地球引力都是看不见却真实的存在与存续,一本诗集也可以是一部人类精神发展的历史或者规律,索尔仁尼琴说过,一切伟大的文学都是一种见证。

 

也有诗人说诗歌艺术不能描写社会,更不能违逆主流政治观点,那么这样的诗歌是没有人文性的写作,是残缺的,好比只能使用8色的小学生水彩画,只能使用8像素的二维世界,艺术的指向是抵达一个时空的高度,而不是抵达一个时空的浅薄。

 

人不存续了心灵在哪里?历史如果不是用于见证,人性如果不是用于揭露,一叶障目。那么整个人类历史都没有任何意义,那么人类文明就应该消亡,因为文明不复,那就回到了站立的猿猴,汉娜阿仑特提出过,人是社会甚至政治属性的动物,即便是我个人不喜欢的传统儒家文化,古代诗词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向下一代人解释《诗经》《楚辞》甚至杜甫?

 

归根到底,精神上的文明,是一种传承,汉语诗歌如果会获得后世尊重,那必然是坚守住人类共同守护过的那块高地,那种人的良知,心灵的光明。

永远不会是蝇营苟且的做作,浮夸与浅薄,永恒这件事,再过一万年也是不会改变的。

 

                       诗人琉璃姬  202301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