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奥利弗:诗人是天生的,或者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形成,无法传授给另外一个人

标签:
诗歌玛丽&bull奥利弗文学美国诗人 |
分类: 彼岸的摩挲 |

练习
我们都知道,诗人是天生的,不是在学校里培养出来的。画家、雕塑家和音乐家也是如此。某些本质的东西无法教会;它只能是天生的,或者通过刻苦得来,或者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形成,无法传授给另外一个人。
但是,画家、雕塑家和音乐家需要了解他们各自领域的历史、以及流行的理论和技巧。诗人同样如此。即使很多东西无法教会,仍然有大量的东西可以通过学习去掌握。
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关于诗歌创作的教学方式与音乐或视觉艺术领域完全不同,在后者那里,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受到普遍认可。例如,在一节绘画课上,每个学生可能被要求去画一个人体模特,或者一束鲜花,或者三个土豆。教师可以检查并讨论每个学生的作品。学生们都清楚,其宗旨不是为了完成一次真正的创作,而是完成首先必须进行的——练习。
根本没有人会担心创造性可能因这样一种练习而变得僵硬!相反,大家都相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澄清大量的技巧问题,增进理解过程。说到底,是技巧承载着个体的理念,使其突破庸常性。
可是,学习写诗的学生却受到鼓励:跳过练习阶段,直接去写,一直写下去。很快,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写作惯性,这不是风格而只是一种偶然性,模糊地感觉到了某种东西,却并没有很好地理解,更没有明确的意图。继续这样写下去,写作者难以开拓或者尝试其他的写作方式。写了四首或五首诗之后,他或她就处于一种定式之中,固定了一种写作模式,没有适当的机会去探究其他的风格和技巧。此后,当写作素材需要语调的变化或者一些复杂而精致的技巧时,写作者将完全不知如何着手,这首诗必然失败,写作者将因此受到挫折。
这就好比有时你想出了一段音乐,你仿佛在意念中“听见”了它,但你知道自己不可能写出它,因为你和大多人一样,缺乏专门的音乐符号知识。我们写诗的经验与此有什么不同呢?它也需要专门的知识。
诗歌必须在自由的情感状态中创作出来。此外,诗歌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内涵。但是,内涵不可能从诗歌流动起伏的身体中分开。一首诗如果没有美好而正确的语言形式——正是这一点使它与日常写作分离开来——就是可悲的。它不能轻盈地飞翔,只会显得杂乱而松散——不过是一个业余的习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