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呓语】邓晓芒:中国知识分子的毛病在于对权力和政治的依赖

(2022-08-13 05:56:47)
标签:

读书

历史

人文

思想

文化

分类: 彼岸的摩挲
图片

选自邓晓芒《人论三题》新知三联书店 2018 转自慧田哲学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正面临着身份的困惑。
到底什么是“知识分子”?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定义,知识分子就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脑力劳动者”。
这是一个极其中性的定义,它把知识分子拉平到了与一般老百姓同等的地位,即他们都是“劳动者”,只有文化水平高低的不同。
知识分子用“知识”来劳动,普通老百姓用体力来劳动,如此而已。按照老百姓的朴素看法,劳动也就是谋生、“糊口”,那也就可以说,知识分子就是用文化知识来谋生糊口的人。但这与知识分子的自我期许还是有不小的距离,与现实状况也对不上号。
假使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真的是只有分工的不同,那为什么如此多的工农大众砸锅卖屋,拼命也要让自己的子女踏进大学的门槛?为什么成为一个知识分子要经历如此激烈的竞争,往往是百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为什么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代,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仍然为不能享受到好的学校教育而感到惋惜?
每个大学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起,就已经认定了自己是不同于一般大众的“天之骄子”,这除了意味着将来自己的劳动会获得更高档的物质生活条件回报之外,肯定还意味着某种更高的精神境界,以及由此带来的更高的社会地位。因此,他们自然而然地会认为自己成为了这个社会中的“精英”。

 

点击阅读全文





图片

 

 

诗人琉璃姬:写作也是将头摁进黑夜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