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老子:遵循于大道,天下自然归顺

标签:
老子思想哲学人文读书 |
分类: 彼岸的摩挲 |
吕尚:
接着。【道泛呵!其可左右也。】
老子:
我体会到【道】实在广大无垠呵!可在左可在右,無所不在。
吕尚:
【成事遂功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这样读起来才像您老呼应有力的句型,通行本写了三处【万物】,您老只在这里提到一次,难怪读通行本始终搞不懂文意。
老子:
道能成就所有事情与功业,却不占为己有。万物归顺于道,亦不会以主宰自居。
吕尚:
【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可名于大。】
老子:
道永远没有欲望,只顺宇宙大自然,可说它小,也说它大,不论大不论小皆是道之本体。
吕尚:
【是以圣人之能成其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老子:
所以圣人之能成就伟大功业,只是不自以为伟大,所以能成就大业。
吕尚: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老子:
遵循于大道,天下自然归顺。自然归顺就不会有害,于是天下自然安泰。
吕尚:
这才真的是有结语的意思。幸运呀,还原文字真相了。
吕尚:
【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宵。夫唯不宵,故能大;若宵,细久矣!】
老子:
我经常在说【道】,天下人都说我把道说得太大了,大到什么都不像。【宵】者,像也。
老子:
最后,我谈谈:【故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贞臣?】
吕尚:
通行本都用肯定句:【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我就有话要说了,大道废了会有仁义,不是很奇怪吗?因此在比对帛书甲本时看到【故大道废案有仁义】,帛书乙本看到【故大道废安有仁义】,我才拍案。
古代【案】与【安】通用,您老是在反问【安有】,通行本统统将【安】字去掉,将反问句变成肯定句,真不知意义在何?
老子:
确实,我是写:【故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贞臣?】我用四个【安有】是在反问。王弼今本统统删去【安】,后人就乱解了。
吕尚:
少一个【安】,全然相反,难怪我研读时就觉得怪怪的。后世之人就解释为【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巧智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入混乱,才能见出忠臣】,不通嘛!
老子:
吾本意是在问:大道废了,怎么会有仁义?智慧增长了,怎么会有大伪之事?六亲不和了,怎么会有孝慈子孙?邦家昏乱了,怎么会有忠贞之臣?
吕尚:
所以,大道很重要,没了大道,一切都乱了。真是可惜,去掉一个【安】字,错两千年。
老子原文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事遂功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可名于大。
是以圣人之能成其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宵。夫唯不宵,故能大;若宵,细久矣!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贞臣?
原文白话
道广大无垠呵!可在左可在右,無所不在。道能成就所有事情与功业,却不占为己有。万物归顺于道,也不会以主宰自居。道永远没有欲望,只顺宇宙大自然,可说它小,也说它大,不论大不论小皆是道之本体。
所以圣人之能成就伟大功业,只是不自以为伟大,所以能成就大业。遵循于大道,天下自然归顺。自然归顺就不会有害,于是天下自然安泰。
天下人都说我把道说得太大了,大到什么都不像。就是因为道不像任何东西,所以才能很大。如果它像某种东西,岂不早就被看成细小之物了。
所以,大道废了,怎么会有仁义?智慧增长了,怎么会有大伪之事?六亲不和了,怎么会有孝慈子孙?邦家昏乱了,怎么会有忠贞之臣?
通行本《道德经》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不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end
图片来自于网络,整理资料来源于《老子不为》,版权归作者吕尚所有,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诗人琉璃姬:写作也是将头摁进黑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