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易中天:中式逻辑问态度,不问事实

标签:
易中天中国人逻辑文化读书 |
分类: 相面 |

易中天,历史学者、厦门大学教授来源:精算博士
韩寒说,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另一种叫“中国逻辑”。确实如此。
比如南方周末发表王彬彬的文章,质疑汪晖涉嫌剽窃,马上就有人说王彬彬态度不好。
其实,汪晖抄没抄,是一个“事实判断”。跟王彬彬的态度,又有什么关系?
如果抄了,王彬彬态度再好,他也是抄了。
如果没抄,王彬彬态度再不好,也没抄,怎么连这个都搞不清楚呢?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逻辑:问态度,不问事实。
第二,问动机,不问是非。
动机是第一重要的,事实和是非则可以不顾。
比如一个贪官为了保命,揭发另一个贪官。难道因为他“动机不纯”,纪检委就不查了?
当然,一个人的错误,如果是“无心之过”,应该原谅。但这总得在认定事实之后嘛。
第三,问亲疏,不问道理。
只要是自家人,说什么都是对的。如果是自己仇恨、反对的人,说啥都不对。
他不是反对你的意见,是反对你这个人。哪怕你跟他意见一致,他也要从动机、态度等方面,找你的茬。
易中天说:“中国人是这样的,耿直却又圆滑,坦诚却又世故,多疑却又轻信,讲实惠却又重义气,尚礼仪却又少公德,主中庸却又走极端,美节俭却又梦想爆发,烧香算命却又无宗教感。这就是中国,矛盾复杂,很难归纳成一个模式”。

诗人琉璃姬:写作乃流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