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2012-06-13 20:48:26)
标签:
青岛字母表示数小数杂谈 |
分类: 【教学业务】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四年级一班
一、复习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第二单元:乘法运算律。
1.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出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3.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4.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以及减法的一些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
5.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6.会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实际计算。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能进行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之间的改写。
4.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5.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2.能熟练地将整数运算律运用到小数的简便计算中。
(二)空间与图形
第三单元: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1.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的大小关系。
2.能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解决问题。
3.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4.会用三角板画30度、45度、60度、90度的角。
5.能够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1.能结合生活经验,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
2.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放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较复杂的平均数。
2.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
3.会对两种数量分段统计数据。
4.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用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复习重点:
1.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理解乘法运算律。
3.全面认识角和三角形。
4.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计算方法
6.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和对两种数量同时进行统计的方法。
三、复习难点:
1.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3.建立图形的空间观念。
4.名数的改写和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5.灵活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6.复式分段统计。
四、复习措施:
1、复习时更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要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
(1)设置复习期间的评比栏,每天的家庭作业、课堂练习、小测验、口算过关、单元检测都要有详细记录。
2、复习期间应该采用各种电教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复习课不枯燥。
应注意的问题: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每节有检查,每单元有检测,每次测验完,及时批改订正,要做到“教师心中有底,学生心中有数”,从而有的放矢,查漏补缺,帮助辅导差别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