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挥杆平面
(2011-04-18 10:27:34)
标签:
体育 |
分类: 高球技术 |
对于高尔夫来说,最理想的挥杆平面应该是完全垂直的---就像钟摆一样.这种方式的挥杆平面,你永远都不会偏离目标线,假设你能够发明一种让杆面始终保持方正的挥杆方法,那么你肯定每次都能打出很直的球.
如果上述情况可以实现,那么最不理想的挥杆平面是水平的--打棒球的动作.这种方法,只有在杆头圆周运动过程中,与目标方向重合的一瞬间击球,才有了能将球达到你希望的方向.
显然,从生理角度来讲,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能的.我提到它们,只是想简单地说明,其实我更喜欢陡直的挥杆平面.对于我来说,似乎杆头偏离目标线越来越少----或者说,靠近目标线的时候更长--触球时,杆头沿着目标线的机会就越大.挥杆平面越陡,杆头靠近目标线的时间就越长.
我们的挥杆平面虽然很陡直,但是是有用意的.我是故意在上杆的时候,让肩膀的转动和手臂的挥杆在一个陡直的平面上.
有一次我和一位教练很有趣的讨论,讨论的话题是:陡直挥杆平面与平浅挥杆平面的对比.这为教练觉得许多的职业球员,基本上都更倾向与陡直的挥杆平面.教练说:虽然陡直的挥杆平面能够让球员在挥杆过程中尽量保持头贴近目标线,并提高精确度,但同样也会损失距离,原因有以下两点:
1.限制了身体的转动
2.容易导致杆头向下砍(很明显,挥杆平面越平浅,杆头触球就越趋进与水面),并且很难保证扎实触球.
这位教练的观点可能对一部分球员来说合理,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不属于这种情况.
我认为,如果你希望充分发挥这种陡直的挥杆平面,首先必须做到大弧度的挥杆.如果挥杆平面陡直,但是挥杆弧度小的话,击球就缺乏力量,因为这样只是用手将球杆举起,而不是靠身体形成完全的扭转.这样的动作是大不远的.这样的打球方式效率很低几乎完全没有挥杆向前这个杆头速度,真正的力量来源.
1.每支杆的挥杆都应该相同
2.送杆的平面必须与上面的平面对称(如果你的上杆平面属于比较陡直的那种,那么送杆也应该陡直.如果上杆比较平浅,送杆同样也应该平线.如果不这样做,在挥杆过程中改变平面,肯定会导致击球不稳定:
3.下杆的弧度比上杆的弧度陡直(不要错误地认为,杆头在下杆时的弧度要跟上杆时的弧度完全一致.下杆时,正确的下半身运动(像目标方向)以及较晚的手腕释放,都会造成杆头向下去触球,所以平面会比上杆时更加陡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