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文诵读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2012-05-17 08:19:28)
标签:
杂谈 |
小学古诗文诵读策略的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组
主持人:王彦祥
成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目的)
《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列出《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让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文,已是时代对教师的一种要求了。因此,要探索古诗文诵读的策略,为学生积累古诗文寻求好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上实现由接受式、被动记忆式学习模式向自主独立创新学习发展。
三、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主要以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为研究宗旨,我们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古诗文教学策略的探究,寻找到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在经典文化的长河中徜徉,积淀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功底。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为学生补上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并且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对照新课程标准,我们来审视一下当前的古诗文诵读现状。首先,应当肯定的是,师生都极为重视古诗文的教学,尤其在背诵方面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从客观上讲,由于各套新教材都严格依据统一的新课程标准编写,课后练习对熟读、背诵、默写等都有明确规定,这对古诗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目标起到了一个大体的规范作用,便于师生按照统一标准执行。
五、本课题预计有哪些突破
1、开发阅读资源,拓展诵读范围。
2、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学用结合。
3、发展语言,促进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
二是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
三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七、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学校领导具有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重视科研工作,对参加研究工作的教师在研究时间及研究经费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这些都为本课题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本课题的研究能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课题负责人王彦祥校长成功的完成了市级课题《学科教学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其他成员都是青年教师,热爱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平时都能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并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并且能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善于总结经验,经常撰写教学论文,其中有一部分教师的论文分别在省、市、县级获奖。这些教师都多次承担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教科研工作经验,已具备了一定的课题研究能力。
八、课题研究的依据
中央对儿童诵读文化经典有明确要求。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让少年儿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
《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列出《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九、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实践,寻找易于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并能取得较好诵读效果的活动形式,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
2、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出一条既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又能开拓学生课外学习的诵读经验。
3、通过研究、探索、寻求古诗文诵读的教学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诵读策略。
4、以诵读为突破口,探索特色化办学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书香校园,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底色。
十、研究内容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诵读兴趣,在实践中研究诵读策略。
(2)科学选择教材,定制“最有价值的书”,免费配备《古诗文读本》校本教材,各班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心理和年龄特征,自选篇目,结合学生的课外读物选本组织教学,及时交流经验,提出问题探讨,总结与提升有效性策略。
(3)各班开设诵读课。
(4)开展古诗文诵读校本教研专题活动,举办研修课、示范观摩课和互动研讨会。
十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古诗文诵读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
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
5.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古诗文诵读活动中道德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形成新的道德建设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十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9年10月——2009年11月 (王彦祥、沈景峰)
(1)课题的提出。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搜集整理关于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讲座,明确经典诵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2)撰写并修改完善本课题研究方案,形成正式研究方案,开题实施研究。
(3)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2、研究阶段:2009年11月—2011年8月(王业华 王贵君 杨文文)
(1)课题开题,完善方案。
(2)“小学生学习古诗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3)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课文,制订教学方案;编写《古诗文读本》。
(4)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5)举行课题研究展示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课题全面实施研究。
(6)资料收集整理,建立档案。
(7)课题阶段总结:A)每人完成一个教学经验总结,一个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教学方案评析。B)整理资料。C)完成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8)开展暑期诵读经典古诗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继续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
3、总结阶段2011年8月——2011年月9月(沈景峰 王贵君)
(1)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2)做好课题结题准备工作。
十三、保证措施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亲自主持课题研究,副校长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都是年轻科研型教师。设立教科研经费,保障课题得顺利实施。建立健全教科研奖励机制。
十四、预期研究成果形式及完成时间
编写校本教材、撰写课堂教学案例、调查报告、经验论文集。2011年9月结题。
河店中心小学教科组
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