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略说河南省特色馒头

(2015-12-22 17:57:39)
标签:

文化

美食

分类: 展室(甲,馒头话题)

略说河南省特色馒头

 

摘要:本文梳理和介绍了河南省部分特色馒头的特点和传承。

关键词:河南省馒头

河南省是我国的小麦主产区,河南的绝大多数人以面食为主。河南人称大部分面食为馍。笼蒸的叫蒸馍,鏊子烙的叫烙馍(烙饼),油炸或油煎的叫油馍(油条、油饼)。蒸馍又称馒头,馒头是蒸制面食的总称。馒头分有馅的和无馅的,有馅的又叫包子。

一、无馅馒头

1、兰考堌阳馒头。兰考阳馒头的最大特点是使用甜瓜粬发面。甜瓜粬是选用当地的面甜瓜和面粉掺在一起制成的酵粬。甜瓜粬发面做出的馒头口味香甜、回味纯正,口感筋道。

2、沈丘顾家馍。沈丘顾家馍的特点是保质期长,久存不酸、不霉、不裂、不散、不变质。放置一年的顾家馍,馏后仍然味如初蒸。

顾家馍经手工揉、搓、捏、掀、挑、上色等一系列工序制成,馍体浑圆工整、面皮光洁如瓷,立而不斜、卧而不堆。馍的底部呈现有阴阳八卦图形,成为其独特的标志。

3、宁陵杠子馍。宁陵县东街杠子馍加工火候讲究、成品色泽鲜亮,吃起来味道纯正、软硬适口。杠子馍用开水一泡,暄如蛋糕,用汤匙一压即成糊状,酷似牛乳加糖,可代替牛奶喂小孩儿,所以又称“牛奶馍”。

杠子馍也叫“馍样子”。“样子”是供模仿的标准,也就是说,宁陵杠子馍做得非常考究,其他馍都应该照着它的样子来做。

之所以叫杠子馍,有两层含义。一是馍的形状呈长条形,像杠子;二是杠子馍面硬,和面时要用杠子来反复碾压。

4、鹿邑死面饼。鹿邑死面饼是用死面剂擀成一指厚的长饼子蒸制而成,口感筋道,麦香十足。因为是死面,多食不易消化,所以常与鸡蛋蒜同食。鸡蛋蒜是蒜泥与煮熟的鸡蛋、食盐、香油调拌而成,兼有蒜香和蛋香,佐食死面饼,既帮助生津消化,又可饱口福,可谓最佳搭档。

5、枣馍

河南各地都有过年蒸年馍的习俗,年馍中最重要的是枣馍。根据枣馍的不同形状,人们给枣镆起了不同的名字,有枣花、枣山、枣卷、枣包等。

蒸枣馍是老百姓办年货的一个重要程式,气氛相当隆重且神秘,各家的主妇格外小心谨慎,不说闲话。如果蒸笼漏了气,家人都不能大惊小怪,主妇会不声不响地赶紧封严。“漏了”、“不熟”等都是绝对不能说的词,不吉利。

枣山的做法很多。在郑州一带,将发酵的面剂擀成圆片,用刀从中间切开,把切开的两个半圆圆边相对,用筷子从中间一夹,一朵四瓣的面花就出来了。在每个花瓣上插上红枣,就成了一个精致的枣花馍。把一个个枣花馍叠放在一个大面饼(底托)上,从下至上次第渐小,便做好了一个枣山。在新乡地区,把和好的发面剂搓成指头粗的长条,两个面条为一组,中间夹上一些枣,卷成古体“万”字的形状,或是“如意”的形状。然后把它们一个个堆起,便垒成了枣山,有“万字不到头”、“如意”的寓意。豫北林县一带的枣山,下面有底盘,上面是有各种花卉图案的花馍堆积而成,小的直径半尺左右,五斤多重,大的直径达一尺有余,重十余斤。总体来看,豫西的枣山呈装饰型,富丽堂皇、精致细腻。豫东豫北和豫南的枣山呈实用型,工艺简朴、体积庞大。

枣馍除了作为年饭吃,还是重要的祭祖供品和走亲窜友的礼品。除夕夜,人们会请出神像和祖宗牌位,把枣馍恭恭敬敬奉上,祈求神灵和先祖保佑家族平安、子孙发达、生活美满。

枣馍还是外祖母给外孙们准备的特殊礼物。农历正月初二,是传统的拜节,凡出嫁的闺女都要带上儿女回娘家探望老人。返回的时候,外祖母要送给外孙子一个枣山馍,送给外孙女一个枣花馍,这叫“抱枣山”或“抱枣花”。一是外祖母希望外孙家快快富裕起来,二是孩子母亲希望孩子抱了娘家的枣馍后,会像枣山、枣花一样健壮、美丽。所以民间有俗语说:“外孙要想暄,姥家去搬山。”

传说,袁世凯当上内阁总理大臣后,网罗项城老乡,培植弟子兵。当时,社会上流传有“学会项城话,就把洋刀挎”的说法。一天,三个自称老乡的人投奔袁世凯。听他们说话,都是项城口音,可问到项城的风俗民情,却支支吾吾答不出来。袁世凯看出这三个人是冒牌货,想出出他们的洋相,就安排他们参加公开考试。考题一发下,三个人都傻了眼,提笔写不出一个字来。一个叫赵国贤的项城人也参加了这次考试,他看到考题竟然是“总理给外公拜年,回来时拿点什么?”乐了,不禁脱口说出:“这有啥难哩,拿个枣山馍就是了。”袁世凯听了大笑:“着哇!我们项城有外孙搬他姥姥家的枣山,日子越过越暄的风俗,你答对了。”他差人把那三个假项城拉下去痛打了一顿,又看到赵国贤虎背熊腰,便留下他当了自己的贴身保镖。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法考证,却道出了项城一带“抱枣山馍”的习俗。

6、花馍

河南省各地的花馍很多,造型多姿多彩,有动物的如鱼、鸟等、有水果的如石榴、桃等、有花卉的如牡丹、莲蓬等。小的花馍一二两重,大的花馍重达十几斤。花馍的种类不同,用途不同,寓意也不同。有给孩子过生日的,有给老人过寿的等等。不同的花馍表现出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灵宝的花馍又叫“窝窝花”、“面花”、“糕花”。糕花分“高花”和“平花”两种。“高花”是把面团捏成各种造型,蒸熟后再勾画着彩,然后用竹签插在一个圆型的大面糕上,形态逼真,五彩缤纷。“平花”不染色,和面糕合为一体,浑厚丰满,朴素大方。男女订亲时,女方把“高花”作为礼品送给男方,表示姑娘心灵手巧;男方把“平花”作为礼品回送给女方,示意小伙子强壮能干。

二、有馅馒头

1、新安烫面角

新安烫面角创制于民国初年,最早在新安县火车站旁售卖,过往旅客食后赞不绝口,时有“名扬陇海三千里,味压河洛第一家”的美誉。

烫面饺制作的关键在面皮上,选精制面粉,用开水烫面,和成面团,摊开放凉,再反复揉搓,切成小剂,擀成圆坯。包出的面饺内凹外凸呈新月状,包口处皱迭均匀宛如花边。上笼清蒸十分钟,成熟的饺子馅软皮紧,晶莹剔透,鲜香不腻,味美可口。

2、开封凤球包子

凤球包子是开封的传统小吃,由相国寺后街万芳春饭庄创制于上世纪20年代,被收入《中国烹饪百科全书》。

把发酵面团搓成长条,揪成面剂,擀成面皮。放入熟鸡肉、叉烧肉1块,顺着面皮的边沿捏成1820个均匀的褶纹,最后将褶纹顶端收拢呈花蕾状。用旺火蒸熟后的包子,外形酷似一个圆圆的丰满的凤球花,馅心鲜嫩美味,面皮暄软筋香。

3、开封小笼包子

开封小笼包子历史悠久,早在北宋时期已有售卖,时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最有名的是东京72家正店之一的“王楼”制售的“山洞梅花包子”,号称“东京第一”。现在我们吃到的开封小笼包子,是由“山洞梅花包子”经历代厨师逐渐改制而成的,其特点是外形小巧、皮薄馅多、灌汤流油,味道鲜美、清香利口、随吃随蒸,就笼上桌。有“提起一绺丝,放下一薄团,皮像菊花心,馅似玫瑰瓣。”和“放下像菊花,提起像灯笼”的美称。

开封小笼包子是用死面剂擀成薄皮,包馅后捏成十八至二十一个酷似菊花掰的小褶,爆火蒸制而成。吃开封小笼包子要细细品尝,这里有一个要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将皮咬开个口儿轻吮)、再喝汤、一口闷、满口香。”

因为制作精细、色、香、味、形具佳、独具特色,开封小笼包子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传项目。

4、郑州蔡记蒸饺

蔡记蒸饺创制于上世纪初。特点是皮薄馅饱、色泽微黄、造型美观、灌汤流油。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传项目。

蔡记蒸饺制作非常讲究。肉馅剁好后,边搅打边加水,使肉馅打上劲。各种调料严格按比例,缺一不可。蒸饺皮用半死半烫面,反复揉搓使面团筋韧,再擀成薄皮,包馅提捏成柳叶褶,使蒸饺形如弯月。大火蒸熟后,趁热粘蒜醋汁食用,有“出门百步外,余香留口中”的美味。

5、西平菜蟒

在西平一带,主妇们常常用死面剂擀成大大薄薄的圆面坯,铺上事先拌好的菜料,卷成长长的面卷,盘在笼里蒸熟。蒸熟的面卷皮薄透亮,透出里面绿绿的菜料,活像一个吃饱了食物懒懒而卧的蟒蛇,故称菜蟒。

把菜蟒切成小段,趁热吃,口感软、口味好,老少皆宜。菜蟒是饭菜兼备的食物,既吃了饭,又吃了菜;既饱了腹,又省了面,表现出了主妇们的智慧和勤俭。

河南省各地的馒头多种多样,形成了河南独有而丰富的馒头文化。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但求窥斑见豹吧。

(本文发表于《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