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中学创立“1+1”教学模式

标签:
教育 |
分类: 推介典型 |
江苏省泗阳中学创立“1+1”教学模式
成校长说,“1+1”高效课堂具有以下四个内涵:一是从师生关系来看,是“主导+主体”。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控制者、激励者、参与者。师生关系和谐,地位平等,作用相当,责任同担。二是从学习内容上来看,是“教材+(导)学案”。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忽视教材以外知识的教学。“1+1”课堂教学,利用导学案指导、引导、辅导学生进行个体学、小组学,使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学有检测。可以把课外读物、社会实践内容编入导学案,引导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导学案成为无形的老师。三是从学习方式上来看,是“自主+合作”。提倡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互查、大组讨论三个环节完成知识建构。四是从学习的时间上来看,是“课前+课中”。课前以自主学习为主,然后由小组长召集进行互查、讨论。课前时间指的是课堂45分钟以外自习时间,也可以是课堂45分钟的前段时间。课前学习可以是看书、作业、讨论,也可以是探究、实验、实践活动。
成校长说,“1+1”高效课堂不强调固定的模式和呆板的课堂结构,随学科、课型、内容而变。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样式,常用的有以下五种:
一是自学展示模式: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小组互查——大组讨论——展示成果。二是问题解决模式: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运用“问题+方法+应用=问题解决”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主体阅读模式:采用“自读感知、研读探究、扩读拓展”三个环节,完成文科类阅读教学任务。四是自查矫正的试卷评讲模式:公布答案自我订正——小组讨论解决多数问题——大组讨论教师释疑——巩固练习。五是示范训练模式: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巩固训练。用于解决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12月12日上午,该校陈星老师用“1+1”教学模式上了一节高中语文课——辛弃疾的《永遇乐
http://s2/middle/63ffa42bh9772b862dc31&690
http://s5/middle/63ffa42bh9772b3f9b044&690
泗阳中学陈星老师上课
http://s9/middle/63ffa42bh9772b1d46b28&690
课堂上学生用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http://s6/middle/63ffa42bh9772b61eff75&690
我评课时首先板书了陈星老师的教学环节和所用时间
http://s5/middle/63ffa42bh9772bc8efcb4&690
座谈会从左向右依次是中国教师报记者王雪纯、中国青年报记者牛伟、王敏勤、泗阳中学校长成为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