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绒的生长周期(转载)

标签:
股票 |
分类: 博文推荐 |
摘 要:本文论述了绒山羊毛囊结构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其与产绒量和绒品质的关系的研究现状。绒山羊的产绒能力直接与其皮肤中的次级毛囊总数有关,S/P比值越大,产绒量越高。而且其毛囊发育和周期性变化受一系列诱导因子和信号控制。因此研究毛囊结构变化及其调控因子,对以后绒山羊的育种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多年来,增加羊绒产量和提高羊绒品质一直是科技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毛囊密度、S/P值等与产绒量成正相关,而光泽度、柔软度、颜色、细度、长度和拉力强度等羊绒品质的重要指标也与毛囊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因此国内许多学者对绒山羊皮肤毛囊的结构特征作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了毛囊各性状与产绒量的关系,为指导绒山羊的育种提供了参考。近年来毛用绵羊的育种方向也在向细型发展,但是我国的许多优秀的绒山羊品种的绒细度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因此对绒山羊细度的选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绒山羊毛囊结构研究现状的综述,为我国绒山羊的选育提供参考。 1 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变化
绒毛是山羊皮肤的衍生物,初级毛囊生长粗毛,次级毛囊生长绒。绒山羊绒毛的生长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在一个年周期内其毛囊活动通常经历兴盛期(anagen),退行期(catagen)和体止期(telogen)。绒山羊因品种的不同,各时期起动、持续的时间不同。次级毛囊的活动一般长达10~11个月,初级毛囊可能更长。毛囊球细胞有丝分裂一般春季较低,随日照时间的逐渐增加,夏至前后达到高峰,而后下降,在最冷时停止。毛囊的各性状决定了绒毛的产量和品质,毛囊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绒山羊绒毛的脱落,因此了解绒毛毛囊的性状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是提高羊绒产量和品质的基础。 2 毛囊性状及周期性变化与产绒量
经过对辽宁羊和阿白羊皮肤毛囊形态的周期性变化比较发现,二者毛囊开始进入兴盛期和退行期的时间差小多,都在4月和10月份左右,不同的是它们形成的数量和速度。辽宁绒山羊表皮生发层3月开始活动,5月便已形成毛乳头,开始生绒,6月份便已观察不到正在形成的次级毛囊,毛囊大部分已成型井长出毛干,而阿白羊在8月份仍可观察到正在形成的少量毛囊,从附表6也可看到,大部分次级毛囊性状在1~7月份差异极显著,而在8~10月份差异不太明显,说明辽宁绒山羊毛囊的生长较为集中、同步,而阿白羊毛囊生长较为分散,持续时间长。可见,不同品种绒山羊间毛囊的启动时间相似。结合表1,2还可知,阿白和辽宁绒山羊分别于7月和8月毛囊重建基木完成,进入兴盛期,11月左右细胞开始死亡进入退行期,2~3月是体止期,说明辽宁绒山羊毛囊的生长时期较长,而退行期和体止期的时间相近。另外,从对绒山羊绒生长的测定也证明了这一点,曲永年报道,辽宁山羊绒从6月开始生长,至翌年3月逐渐停止生长,绒全年生长期为9个月,9月份是辽宁山羊绒生长速度高峰月,7至11月是辽宁山羊绒生长旺盛期。达文政报道阿白绒山羊绒从8月份开始生长,到第二年2月结束生长。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是9月到11月,粗毛生长期长,一年各月均有生长,随季节变化较小,其生长速度较快的月份与绒生长旺盛期是同时出现的,与本实验结果相符,说明生长期长是辽宁绒山羊产绒量高的另一大原因。 3 毛囊周期性变化调控的研究
毛囊产生的绒毛组成了动物的毛被,而毛囊的周期性变化导致了动物毛被的季节性脱换。毛被的季节性脱换及其生长期的长短与产毛量密切相关,因而毛囊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广大科技土作人员的广泛关注。 4 毛囊性状研究展望
山羊绒的细度是羊绒价格的决定性因素,细度低于20微米的羊毛价格比粗羊毛高十几倍,近年来毛用绵羊的育种方向也在向细型发展,但是我国的许多优秀的绒山羊品种的绒细度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因此对绒山羊细度的选育势在必行。在育种过程中,选择降低羊毛细度将会导致毛囊密度的增加,说明羊绒细度和毛囊密度呈负相关。但在实际育种中,由于细度性状的遗传力很低,传统的杂交育种费时费力效果又小明显,因此从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毛囊发育和周期性生长,特别是次级毛囊的起源、发育和周期性生长的机理,从分子水平控制绒的细度对绒山羊的育种是非常必要的。 |
多年来,增加羊绒产量和提高羊绒品质一直是科技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毛囊密度、S/P值等与产绒量成正相关,而光泽度、柔软度、颜色、细度、长度和拉力强度等羊绒品质的重要指标也与毛囊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因此国内许多学者对绒山羊皮肤毛囊的结构特征作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了毛囊各性状与产绒量的关系,为指导绒山羊的育种提供了参考。近年来毛用绵羊的育种方向也在向细型发展,但是我国的许多优秀的绒山羊品种的绒细度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因此对绒山羊细度的选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绒山羊毛囊结构研究现状的综述,为我国绒山羊的选育提供参考。 1 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变化
绒毛是山羊皮肤的衍生物,初级毛囊生长粗毛,次级毛囊生长绒。绒山羊绒毛的生长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在一个年周期内其毛囊活动通常经历兴盛期(anagen),退行期(catagen)和体止期(telogen)。绒山羊因品种的不同,各时期起动、持续的时间不同。次级毛囊的活动一般长达10~11个月,初级毛囊可能更长。毛囊球细胞有丝分裂一般春季较低,随日照时间的逐渐增加,夏至前后达到高峰,而后下降,在最冷时停止。毛囊的各性状决定了绒毛的产量和品质,毛囊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绒山羊绒毛的脱落,因此了解绒毛毛囊的性状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是提高羊绒产量和品质的基础。 2 毛囊性状及周期性变化与产绒量
经过对辽宁羊和阿白羊皮肤毛囊形态的周期性变化比较发现,二者毛囊开始进入兴盛期和退行期的时间差小多,都在4月和10月份左右,不同的是它们形成的数量和速度。辽宁绒山羊表皮生发层3月开始活动,5月便已形成毛乳头,开始生绒,6月份便已观察不到正在形成的次级毛囊,毛囊大部分已成型井长出毛干,而阿白羊在8月份仍可观察到正在形成的少量毛囊,从附表6也可看到,大部分次级毛囊性状在1~7月份差异极显著,而在8~10月份差异不太明显,说明辽宁绒山羊毛囊的生长较为集中、同步,而阿白羊毛囊生长较为分散,持续时间长。可见,不同品种绒山羊间毛囊的启动时间相似。结合表1,2还可知,阿白和辽宁绒山羊分别于7月和8月毛囊重建基木完成,进入兴盛期,11月左右细胞开始死亡进入退行期,2~3月是体止期,说明辽宁绒山羊毛囊的生长时期较长,而退行期和体止期的时间相近。另外,从对绒山羊绒生长的测定也证明了这一点,曲永年报道,辽宁山羊绒从6月开始生长,至翌年3月逐渐停止生长,绒全年生长期为9个月,9月份是辽宁山羊绒生长速度高峰月,7至11月是辽宁山羊绒生长旺盛期。达文政报道阿白绒山羊绒从8月份开始生长,到第二年2月结束生长。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是9月到11月,粗毛生长期长,一年各月均有生长,随季节变化较小,其生长速度较快的月份与绒生长旺盛期是同时出现的,与本实验结果相符,说明生长期长是辽宁绒山羊产绒量高的另一大原因。 3 毛囊周期性变化调控的研究
毛囊产生的绒毛组成了动物的毛被,而毛囊的周期性变化导致了动物毛被的季节性脱换。毛被的季节性脱换及其生长期的长短与产毛量密切相关,因而毛囊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广大科技土作人员的广泛关注。 4 毛囊性状研究展望
山羊绒的细度是羊绒价格的决定性因素,细度低于20微米的羊毛价格比粗羊毛高十几倍,近年来毛用绵羊的育种方向也在向细型发展,但是我国的许多优秀的绒山羊品种的绒细度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因此对绒山羊细度的选育势在必行。在育种过程中,选择降低羊毛细度将会导致毛囊密度的增加,说明羊绒细度和毛囊密度呈负相关。但在实际育种中,由于细度性状的遗传力很低,传统的杂交育种费时费力效果又小明显,因此从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毛囊发育和周期性生长,特别是次级毛囊的起源、发育和周期性生长的机理,从分子水平控制绒的细度对绒山羊的育种是非常必要的。 |
http://s6/mw690/001PwVjuty6K1jNqFfL95&690
http://s3/mw690/001PwVjuty6K1jO90rM72&690
http://s7/mw690/001PwVjuty6K1jOUSNw16&690
http://s12/mw690/001PwVjuty6K1jPpA03db&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