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台湾银行大楼是日本近代西洋风格的建筑,是日商开设的台湾银行大楼。早期的台湾银行大楼是一幢建于上世纪的东印度式建筑,高三层。因该建筑山墙不够牢固,安全性能不理想,没有具备近代银行的要求等因素,1924年被拆除重建。重建的大楼由德和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被日本改良的近代西洋建筑风格,其特征是广泛吸收各国建筑的长处,集多种建筑风格为一体。使其兼具欧洲古典建筑风格。整幢大楼呈下大上小形,有一种稳重感,占地904平方米,楼高四层,主立面为面向黄浦江,并设有四根粗大的欧洲古典主义式的立柱,三层、四层的层高明显小于一、二层,基本上采用平拱窗框,整幢大楼远远望去呈下大上小形。和外滩二号的上海总会遥相呼应。
http://s5/mw690/63fd606btd19744d5c5c4&690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TITLE="第一篇 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
台湾银行是1894年马关条约把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日本在台北开设的,1911年日本又在上海设立分行。抗日战争胜利后,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台湾银行作为敌产加以没收,并划归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有。
九十年代中期经过房屋置换现该建筑为招商银行和上海工艺进出口公司等单位的办公楼。
http://s15/mw690/63fd606bgd1a33589540e&690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TITLE="第一篇 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
以前的台湾银行大楼,现在的招商银行在外滩建筑群中的位置
http://s15/mw690/63fd606btd1974830f2de&690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TITLE="第一篇 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
九江路外滩角度上的招商银行大楼http://s7/mw690/63fd606btd1974887d0c6&690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TITLE="第一篇 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
招商银行大楼的大门口
http://s5/mw690/63fd606btd1974805a404&690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TITLE="第一篇 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
粗大的欧洲古典主义式的立柱头
http://s6/mw690/63fd606btd197484f6ee5&690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TITLE="第一篇 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
内侧的第二道大门
http://s1/mw690/63fd606btd197484a18d0&690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TITLE="第一篇 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
营业大厅
http://s7/mw690/63fd606btd1974868ad26&690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TITLE="第一篇 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
进门小厅的大理石灯
http://s14/mw690/63fd606btd19748264e3d&690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TITLE="第一篇 大楼 十三、外滩十六号(原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 />
1994年颁发的优秀历史建筑铭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