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三科产品经理聚美优品聚美优品离职 |
分类: 生活杂谈 |
2014-05-26 在知乎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这里整理一下。
可以到这里关注我->http://www.zhihu.com/people/lisanke
微信扫码关注我的微信号:
以下是知乎答题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来想去,还是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再次声明以下内容仅代表三科一家之言,坚决拒绝转载。
2012年3月16日,正式离开聚美优品。
http://pic2.zhimg.com/bab8e68efee42e582f5ccd1ffb910a51_b.jpg
在聚美优品度过了我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非常难忘的时光。
1. 无比奇葩的入职经历:内心满是感谢
2011年6月,结束了整整两年的阿里巴巴B2B中国供应商客户经理生涯,短暂的停留之后,我拉了一张可能会去的公司的清单,除了阿里之外快20多家的电商公司,有京东、当当、乐淘、好乐买、聚美等,做了一些功课和筛选,进行了一轮投递,重点是创业成长型的公司,好几天过去了,结果一个面试的Offer都没有接到,这件事让我很是诧异,这样被拒还是有些不甘心,两年销售生涯的本能让我选择直接上门,在第一个、第二个目标被拒之后在北京停留了一周,我还是灰溜溜的回浙江了。就在回去的火车上,我接到了电商C公司的面试电话,结果在浙江待了一天,我又再一次去北京,收拾了一个很大的行李,我告诉自己,不在北京找到工作就不要回浙江。
然后面试我的哥们,竟然比我小四岁,坦白说对于电商公司的职能部门,运营,推广这些我真的一窍不通,在阿里巴巴的两年,我积累的全是销售的经验,就是B2B几千个销售中的一个。再一次,面试完了之后,我被告知拒了,在电商C公司的前台旁沙发上坐了会,内心还是有些纠缠,当看到该公司的一个老大(网上了解过)走过的时候,礼貌但直接的邀其聊一会,在陈述完我的经历之后,他介绍了市场部门负责校园推广的负责人跟我聊聊,那个人(最早在校内做过市场推广)跟我聊完之后,还是觉得我对于运营推广这块没有经验,然后就直接拒掉了。
但是,通过跟他的聊天过程中,他跟我讲了电商C公司在做校园推广的时候可能会这么这么做。
在经历了20多天的换地域,换工种,浙江北京的来回折腾,还有各种线上线下被拒的事情之后,我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聚美优品上,然后花了很多时间看了聚美(陈欧)的视频,关注、私信了所有聚美有认证的微博。给雨森发了简历,结果被拒了。
在一个周三的下午,我在聚美公司的门口撞见了正要出门的陈欧,赶紧迎上去递上了我准备的一份聚美优品校园市场推广策划案,并说我之前在阿里巴巴工作过2年,很想加入聚美优品,为此准备了很多很多。也许是我的准备和诚意打动了陈欧,第二天下午他面试了我,具体内容现在不记得了,只记得那时我告诉他我在浙江车已经买了一年多,在阿里的收入高于一万,但我愿意在聚美优品薪水拿底薪,没有关系,真的很想加入,他让我入职的时候打印下过去的薪水。
周五HR面试了我,开的薪水是四千,又一次内心无比的纠结,好在那个时候手头倒也宽裕,最后跟HR协商后是四千五,周一我入职了。
以上内容时间之所以记得很清楚,是因为很不容易,也因为这结束了我两年的浙江生活,开始在北京了。
2. 世界真大,真新鲜。
在聚美上班过了一周之后,我才从团结湖的兆龙青年旅社搬到自己在太阳宫地铁口旁租的800块钱的隔断间。出了本职的工作做完做好之外,我才发现原来一个公司的职能部门架构是这样子,有采购、产品、UI、技术研发、编辑、运营、市场、客服等,当时都还在同一层,那个时候除了物流没有在一起之外,整个公司都在同一层。
老阿里的习惯(每天加班到12点左右、周六基本都会加班),加上又是一个人在北京,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公司度过,然后就主动认识了公司很多人,跟很多人都聊得蛮多的,其实主要是自己在补课,我才知道了电商公司运营、编辑、客服、技术研发、UI、产品、采购都是干嘛的。
很惊讶公司的人都超级年轻,团队里我反而成了比较大的一个,而之前我是团队里头比较小的一个。所以年轻人在一起可以聊的蛮多。大家都非常的Nice.
陈欧和雨森就在十几米远的地方,每天都可以看到。
3. 第一次经历爆仓:
2011年9月4日,聚美促销,销量爆火,仓库拣货出货直接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在微博上很多人给了很大的压力,我记得有三天整个公司技术、产品、市场、编辑、采购等稍微不忙的人都拉去仓库包包裹,陈欧、雨森那几天一直在仓库,他们也是无比认真的贴标签,拣货,封装,一遍一遍的走流程,希望在流程中可以优化出一些新的方法能够加快进度。
有几个场景:
3.1 陈欧、雨森、LH三个人一组走完拣货、推送、封装的整个流程完结,变换不同角色做了好几个小时后,开始反复讨论哪种方案更优。
3.2 凌晨两点多,在陈欧的车里,陈欧从仓库上车一直到亮马桥一直在跟车里的几个人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第二天又很早的在仓库看到他了。
3.3 当时货压得很多的时候,仓库里头包装工人全员加班,凌晨一点多,陈欧召集快一百多号包装工人就在原场站着开会,拿着很厚的一叠钱,给每个人发了一百(两百?忘了)。不断的感谢大家和鼓励包装工人。
3.4 凌晨两点多我去仓库监控室去拿东西,看到LH用手撑着头,面对着电脑,头一点一点的打瞌睡,一脸油腻,凌乱的头发,旁边还有吃到一半的火腿肠,他已经在仓库好几天都没有回家了。
以上几个场景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那是因为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几个老板,几个原本已经非常富裕的大老板,是如此的努力,如此的敬业,如此的深入到一线。
这些事情,深深的触动了我。
4. 三次转产品请求被拒&决定离开电商行业,选择辞职
也就是在聚美,我才知道有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而且整个公司就只有两个PM,没有一个销售人员就可以每天几十万,上百万的销售额,太不可思议了!对于这个神圣而牛逼的岗位充满了好奇和敬仰。在几经考虑之后,我决定要转产品经理。当时没有人带,几乎刚到北京的半年的每个周末,我都会去参加北京的各种产品、UI、技术沙龙、讲座。走进产品、走进做产品的人,平时也跟雨森、公司两个非常Nice的PM聊天取经。
后来经过一次当面、一次邮件申请转到产品部门,做个产品助理,专员啥的,均被雨森委婉的拒绝,后来聊得比较久的一次雨森跟我说公司的产品部门目前一直在找一个特别牛逼的大牛,如果人员找到的话,我再转过去也可以带带我,现阶段转过去也没有经验特别丰富的人带我,也很耽误我,同时我在产品方面的经验也很皮毛,还需要多积累积累,可以过几个月再看看。
那个时候基于自己的对于电商行业的分析(电商是个传统行业,不是自己长期发展的方向,想进入到IT行业),以及自己对于产品的执着和热情,再加上后来有个非电商的公司找到我,愿意提供一个还不错的可以转做产品经理的机会。
就这样,我选择了离开聚美。
当天陈欧发了个短信,我内心满是感谢的回复了。
雨森电话我之后,我立刻赶到公司见他,当得知我已经有了非常想去的offer之后,彼此祝福和感谢。
5. 在聚美的收获:
5.1 很感谢陈欧不拘一格选择了我,让我在北京有了第一步。
很感谢陈欧在日常工作,生活,无形中教给我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思维和做事的方式。
他是我见过将2/8原则用到极致的一个人。
5.2 很感谢雨森当时拒绝了我,他做的是对的。
正因为来的非常不容易,才格外的珍惜,这两年在产品路上,一直不敢有丝毫懈怠,在这期间的很多诱惑,产品这条路让我走着格外踏实。
5.3 在聚美优品认识了很多非常棒的人,交了很作做Coding的朋友。
5.4 用自己亲身经历和分析去判别一个事情,一个人。比如媒体中的聚美,媒体中的陈欧和真实的聚美、真实的陈欧,不要活在别人的评论里。
http://pic3.zhimg.com/8f1d6d632a967a60bfb5a8bb53e5c22e_b.jpg
上周因为工作上的交集见了三年前聚美技术的老大和前端的老大,除了为聚美上市而感到开心之外,大家聊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内心对于陈欧的尊敬又上了一个台阶,所有的这些相信也只有那个时候,在聚美待过的人懂得。(跟聚美上市财富无关)
之所以会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
1. 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是在一个聚美离职人群里看到的, ********
2. 对于那些无根据黑聚美的人,非常鄙视。
3. 上周跟前聚美的两个技术大牛聊完上张图片,内心有很多感触。(跟聚美上市财富无关)
几句话:
1. 聚美是一个非常以结果说话的公司,非常强调证明。都是一帮做事的人。
2. 陈欧是一个非常有情有义,酒量一般酒品超赞的老板,仅有的两次K歌,他说的最多的就是,你随意(自己喝完了)。跟对方的职位高低无关。
3. 曾经很多个晚上我从公司离开,在公司楼下看到三楼陈欧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
4. 曾经在聚美的几个朋友,现在都还有联系,偶尔聚聚,聊起来都很感谢那段美好的时光。
5. 聚美管理团队对于坚持真品的决心和执行力,是值得这一行很多人来尊敬的。
聚美这快一年经历了蛮多事情,就写这么多吧,感觉这锅汤怎么煲得糊得不行....
再次声明以下内容仅代表三科一家之言,坚决拒绝转载。
2012年3月16日,正式离开聚美优品。
http://pic2.zhimg.com/bab8e68efee42e582f5ccd1ffb910a51_b.jpg
在聚美优品度过了我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非常难忘的时光。
1. 无比奇葩的入职经历:内心满是感谢
2011年6月,结束了整整两年的阿里巴巴B2B中国供应商客户经理生涯,短暂的停留之后,我拉了一张可能会去的公司的清单,除了阿里之外快20多家的电商公司,有京东、当当、乐淘、好乐买、聚美等,做了一些功课和筛选,进行了一轮投递,重点是创业成长型的公司,好几天过去了,结果一个面试的Offer都没有接到,这件事让我很是诧异,这样被拒还是有些不甘心,两年销售生涯的本能让我选择直接上门,在第一个、第二个目标被拒之后在北京停留了一周,我还是灰溜溜的回浙江了。就在回去的火车上,我接到了电商C公司的面试电话,结果在浙江待了一天,我又再一次去北京,收拾了一个很大的行李,我告诉自己,不在北京找到工作就不要回浙江。
然后面试我的哥们,竟然比我小四岁,坦白说对于电商公司的职能部门,运营,推广这些我真的一窍不通,在阿里巴巴的两年,我积累的全是销售的经验,就是B2B几千个销售中的一个。再一次,面试完了之后,我被告知拒了,在电商C公司的前台旁沙发上坐了会,内心还是有些纠缠,当看到该公司的一个老大(网上了解过)走过的时候,礼貌但直接的邀其聊一会,在陈述完我的经历之后,他介绍了市场部门负责校园推广的负责人跟我聊聊,那个人(最早在校内做过市场推广)跟我聊完之后,还是觉得我对于运营推广这块没有经验,然后就直接拒掉了。
但是,通过跟他的聊天过程中,他跟我讲了电商C公司在做校园推广的时候可能会这么这么做。
在经历了20多天的换地域,换工种,浙江北京的来回折腾,还有各种线上线下被拒的事情之后,我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聚美优品上,然后花了很多时间看了聚美(陈欧)的视频,关注、私信了所有聚美有认证的微博。给雨森发了简历,结果被拒了。
在一个周三的下午,我在聚美公司的门口撞见了正要出门的陈欧,赶紧迎上去递上了我准备的一份聚美优品校园市场推广策划案,并说我之前在阿里巴巴工作过2年,很想加入聚美优品,为此准备了很多很多。也许是我的准备和诚意打动了陈欧,第二天下午他面试了我,具体内容现在不记得了,只记得那时我告诉他我在浙江车已经买了一年多,在阿里的收入高于一万,但我愿意在聚美优品薪水拿底薪,没有关系,真的很想加入,他让我入职的时候打印下过去的薪水。
周五HR面试了我,开的薪水是四千,又一次内心无比的纠结,好在那个时候手头倒也宽裕,最后跟HR协商后是四千五,周一我入职了。
以上内容时间之所以记得很清楚,是因为很不容易,也因为这结束了我两年的浙江生活,开始在北京了。
2. 世界真大,真新鲜。
在聚美上班过了一周之后,我才从团结湖的兆龙青年旅社搬到自己在太阳宫地铁口旁租的800块钱的隔断间。出了本职的工作做完做好之外,我才发现原来一个公司的职能部门架构是这样子,有采购、产品、UI、技术研发、编辑、运营、市场、客服等,当时都还在同一层,那个时候除了物流没有在一起之外,整个公司都在同一层。
老阿里的习惯(每天加班到12点左右、周六基本都会加班),加上又是一个人在北京,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公司度过,然后就主动认识了公司很多人,跟很多人都聊得蛮多的,其实主要是自己在补课,我才知道了电商公司运营、编辑、客服、技术研发、UI、产品、采购都是干嘛的。
很惊讶公司的人都超级年轻,团队里我反而成了比较大的一个,而之前我是团队里头比较小的一个。所以年轻人在一起可以聊的蛮多。大家都非常的Nice.
陈欧和雨森就在十几米远的地方,每天都可以看到。
3. 第一次经历爆仓:
2011年9月4日,聚美促销,销量爆火,仓库拣货出货直接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在微博上很多人给了很大的压力,我记得有三天整个公司技术、产品、市场、编辑、采购等稍微不忙的人都拉去仓库包包裹,陈欧、雨森那几天一直在仓库,他们也是无比认真的贴标签,拣货,封装,一遍一遍的走流程,希望在流程中可以优化出一些新的方法能够加快进度。
有几个场景:
3.1 陈欧、雨森、LH三个人一组走完拣货、推送、封装的整个流程完结,变换不同角色做了好几个小时后,开始反复讨论哪种方案更优。
3.2 凌晨两点多,在陈欧的车里,陈欧从仓库上车一直到亮马桥一直在跟车里的几个人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第二天又很早的在仓库看到他了。
3.3 当时货压得很多的时候,仓库里头包装工人全员加班,凌晨一点多,陈欧召集快一百多号包装工人就在原场站着开会,拿着很厚的一叠钱,给每个人发了一百(两百?忘了)。不断的感谢大家和鼓励包装工人。
3.4 凌晨两点多我去仓库监控室去拿东西,看到LH用手撑着头,面对着电脑,头一点一点的打瞌睡,一脸油腻,凌乱的头发,旁边还有吃到一半的火腿肠,他已经在仓库好几天都没有回家了。
以上几个场景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那是因为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几个老板,几个原本已经非常富裕的大老板,是如此的努力,如此的敬业,如此的深入到一线。
这些事情,深深的触动了我。
4. 三次转产品请求被拒&决定离开电商行业,选择辞职
也就是在聚美,我才知道有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而且整个公司就只有两个PM,没有一个销售人员就可以每天几十万,上百万的销售额,太不可思议了!对于这个神圣而牛逼的岗位充满了好奇和敬仰。在几经考虑之后,我决定要转产品经理。当时没有人带,几乎刚到北京的半年的每个周末,我都会去参加北京的各种产品、UI、技术沙龙、讲座。走进产品、走进做产品的人,平时也跟雨森、公司两个非常Nice的PM聊天取经。
后来经过一次当面、一次邮件申请转到产品部门,做个产品助理,专员啥的,均被雨森委婉的拒绝,后来聊得比较久的一次雨森跟我说公司的产品部门目前一直在找一个特别牛逼的大牛,如果人员找到的话,我再转过去也可以带带我,现阶段转过去也没有经验特别丰富的人带我,也很耽误我,同时我在产品方面的经验也很皮毛,还需要多积累积累,可以过几个月再看看。
那个时候基于自己的对于电商行业的分析(电商是个传统行业,不是自己长期发展的方向,想进入到IT行业),以及自己对于产品的执着和热情,再加上后来有个非电商的公司找到我,愿意提供一个还不错的可以转做产品经理的机会。
就这样,我选择了离开聚美。
当天陈欧发了个短信,我内心满是感谢的回复了。
雨森电话我之后,我立刻赶到公司见他,当得知我已经有了非常想去的offer之后,彼此祝福和感谢。
5. 在聚美的收获:
5.1 很感谢陈欧不拘一格选择了我,让我在北京有了第一步。
很感谢陈欧在日常工作,生活,无形中教给我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思维和做事的方式。
他是我见过将2/8原则用到极致的一个人。
5.2 很感谢雨森当时拒绝了我,他做的是对的。
正因为来的非常不容易,才格外的珍惜,这两年在产品路上,一直不敢有丝毫懈怠,在这期间的很多诱惑,产品这条路让我走着格外踏实。
5.3 在聚美优品认识了很多非常棒的人,交了很作做Coding的朋友。
5.4 用自己亲身经历和分析去判别一个事情,一个人。比如媒体中的聚美,媒体中的陈欧和真实的聚美、真实的陈欧,不要活在别人的评论里。
http://pic3.zhimg.com/8f1d6d632a967a60bfb5a8bb53e5c22e_b.jpg
上周因为工作上的交集见了三年前聚美技术的老大和前端的老大,除了为聚美上市而感到开心之外,大家聊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内心对于陈欧的尊敬又上了一个台阶,所有的这些相信也只有那个时候,在聚美待过的人懂得。(跟聚美上市财富无关)
之所以会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
1. 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是在一个聚美离职人群里看到的, ********
2. 对于那些无根据黑聚美的人,非常鄙视。
3. 上周跟前聚美的两个技术大牛聊完上张图片,内心有很多感触。(跟聚美上市财富无关)
几句话:
1. 聚美是一个非常以结果说话的公司,非常强调证明。都是一帮做事的人。
2. 陈欧是一个非常有情有义,酒量一般酒品超赞的老板,仅有的两次K歌,他说的最多的就是,你随意(自己喝完了)。跟对方的职位高低无关。
3. 曾经很多个晚上我从公司离开,在公司楼下看到三楼陈欧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
4. 曾经在聚美的几个朋友,现在都还有联系,偶尔聚聚,聊起来都很感谢那段美好的时光。
5. 聚美管理团队对于坚持真品的决心和执行力,是值得这一行很多人来尊敬的。
聚美这快一年经历了蛮多事情,就写这么多吧,感觉这锅汤怎么煲得糊得不行....
微信扫码关注我的微信号:
前一篇:时间,都去哪里了
后一篇:Lucy,不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