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自己一手操刀的二期产品就要上线了,一下子会面临B端近10万家中小企业的使用,一直自信努力到最后的一周,临近收尾,内心突然莫名的不安和焦虑。
一路走下来,尽管跟UI、技术研发,测试,运维的同事们配合的很好,但内心还是会担心,自已一手操刀的产品是不是还有没有发现的Bug?
运营能不能达到预期? 销售终端能不能再给力些?
正是这样的不安和焦虑,让我再一次认识产品经理这个工种:光鲜的噱头,苦逼的人生。
沟通,横七竖八的沟通。
从一个产品到立项去做,面对各方领导的MRD的狂轰乱炸,而每一个领导的批判都基于其所在部门和过去的经验,参差不齐,大多非产品出身,要用他们能接受的语言和思维说服他们,使得产品立项。产品经理着实要下一番功夫,不仅仅是在沟通技巧上。
接下来,流程图,原型图,PRD,项目周期评估。跟项目管理、UI、研发技术、测试、运维、运营的推进和沟通就成了主体,用他们各自懂得语言跟他们沟通是确实是一件操蛋却非常重要的事。
产品经理不晓得被UI、技术研发在心里骂了多少回,当然,牛逼的你,要是听到:最不喜欢给你们这些不懂××的人做××,你会怎么回答呢?
不管有多么被羞辱,这个事情还是得打破僵局让其把事情做完。
后来也因为要跟技术研发部门沟通,尽管技术研发部门同事会非常耐心的交流,但没有技术背景沟通起来某个节点总是不流畅,后来还是决定要开始学习写代码。w3shool就成了最好的老师。
若你运气好,商务属性的合作谈判,产品经理会参加。这个时候,不同的公司,文化、岗位、层次跨度较大的谈判,往往涉及到的东西很多,来来回回扯的事情很多。而各种需求被无厘头的提出,牛逼到执行层面才发现原来不能这么干。时间就这样被扯了好几个月。当然,在这期间,也学了很多。以期下次不会重蹈。
再后来,才知道产品上面的文案,也是由产品经理来写的。小到一个标点,一个措辞,一个字段,都要反复斟酌。要是没有点文艺气息,失去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品质。
最后产品的使用说明,产品介绍的PPT,还有可能会出现的客服培训资料都由产品经理来写,关于该产品的宣传文案设计,大体构思都要跟设计确认。每一项都不能做差。
要是没有些运营的功底,那就会苦逼到家,可能最后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当然还有免不了的后期数据监控,产品更迭。兼职的客服是一定要做的。忍受着内外总会有的骂声。
最牛逼的就是当被告知这个产品公司今年预期收益××××万,你作为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有没有信心?你觉得该怎么实现?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是不是会感慨这个工种真的挺苦逼?
这个工种对于一个人综合素质,学习能力,沟通等能力要求非常高。不是每一人都适合做产品,以上我所叽歪的只是冰山一角。
但产品这行确实是最锻炼人的,正式在这些苦逼的事情的考验下,一次次的验证产品人的能力和智慧。
分享一句公司推荐产品同事看的书《麦肯锡方法》中的一句话: UP or Out !
(要么升职,要么出局。产品这一行没有混的)。
与诸位一起成长!
--李三科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