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夹叙夹议

(2012-06-05 19:12:43)
标签:

教育

分类: 写作辅导

浅谈夹叙夹议

     文/秋日蔷薇

 

什么是夹叙夹议呢?简而言之,就是叙中有议,叙议结合。

夹叙夹议既是一种写作方法,又是写作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既不是一味地记叙,也没有单纯的议论,而是记叙中有议论,议论中有记叙,把议论穿插于具体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之中,就是夹叙夹议。

记叙是基础,是主体。

作者要写什么,打算给读者怎样的印象;什么是主体,什么是陪衬,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记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写童年时候的一次脱险,《紫藤萝瀑布》描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叙写了有关紫藤萝的遭遇和自己的悲痛焦虑,这都是记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写得具体、详细。

上述这类文章与单纯的记叙文有所不同,它既通过具体生动的记叙将人、事、物展现在读者面前,又适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作者既善于把真挚的情感贯注在具体的记叙中,取得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同时,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适时点明旨意,赋予文章更广泛、更普遍的意义。像杨朔的《荔枝蜜》也是如此,给读者留下极其鲜明的印象。

议论是点睛,是陪衬。

在这类文章中,议论所起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不过,这种议论和议论文中的议论不同,它不是构成文章的主体,不像议论文那样,要作充分的论证。如果借用“画龙点睛”的说法,那么在这类文章中记叙是“画龙”,议论则是“点睛”。记叙和议论,同时存在,相互为用。一般来说,有三种形式:

1)先叙后议。

文章的开头和主体两部分都是记叙,而结尾部分则是议论。议论揭示记叙的意义,发挥“篇末点题”、“卒章显志”的作用。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最后一段: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这就是先叙后议。还有,司马迁写《史记》,每篇传记末均以“太史公曰”标明自己的评论。这种体式一直影响后世的史学、文学著作,再如《聊斋志异》大部分篇目后均缀以“异史氏曰”作评说等,也属于这种形式。

    2)先议后叙。文章以议论开头,主体与结尾部分则全是记叙。议论具有“开宗明义”和引出下文的作用。

    3)边叙边议。叙述与议论有机结合,议论不仅用于开头、结尾,而且用于主体部分,叙述某些内容前后均伴有议论,或作小结,或作过渡,“叙”和“议”熔于一炉,极为自然,相得益彰。

当然,不论哪种形式,这种议论必须建立在记叙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记叙,绝不能凭空外加进去。这种议论,可以使文章的思想内容深化,主题得到更加鲜明的体现。如果没有这些议论,文章的思想内容显然要大为逊色,主题也不会很突出了。

夹叙夹议中的议论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常常和抒情结合在一起。它不仅直接表达某种见解,而且还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看《荔枝蜜》的结尾:

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酿造着未来……

这就是典型的与抒情相结合的议论。

还有,夹叙夹议中的议不能违背逻辑规律,但它不以严密的逻辑论证为旨趣,而以作者的情感为灵魂。它的感染力取决于作者的真挚情感和修辞技巧。

要运用好夹叙夹议就得把握好“叙”与“议”的结合点。

1)需要深化之处。写作记叙文,叙到人物心灵袒露之时,或叙到矛盾的纠结处,可加上几句议论性的旁白,有助于深化对人物和事件的理解。

2)需要明旨之处。记叙到适当的地方,需要阐明一下文章旨意时,可用几句精当的议论点破,从而收到画龙点睛之妙。

3)需要升华之处。赞扬先进人物的文章,在写到先进人物的闪光点时,可用议论升华人物的品格精神,从而使人物的思想价值、行为价值更为读者所认同。

4)需要抒情之处。在记叙文中,抒情往往和议论互相融合。抒情性的议论把理性和情感融合在一起,更具有深刻性和感染力。

5)需要讽刺之处。写作记叙文,其讽刺之意除了可在叙事中直接体现出来以外,还可以用议论性的文字加以评说,其讽刺力度亦可得以大大加强。

显然,夹叙夹议的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对表现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题,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也存在一些把握不当的问题。比如,议论的成分太多、太泛,以至喧宾夺主;抑或议论的内容与记叙脱节,反而冲淡了主题,适得其反。

总之,夹叙夹议就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就是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如果处理得好,就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凸显文章主旨,使文章收到单纯记叙所无法达到的理想高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