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缘——我的修道之路》第四卷 试发行(一)
(2010-02-05 17:42:50)
标签:
白云观道长书稿道家师父杂谈 |
分类: 仙缘——我的修道之路(续一) |
如需结缘或助印本书,欢迎随时联系:xingzhongzi@126.com!
《仙缘——我的修道之路》这本凝聚着我心血的书终于完成了,望着打印完的书稿我的内心掠过一丝喜悦。但我万万没有想到这本度化道家子弟,度化众生的善书,它的发行是那么艰难。
《仙缘》的续集完整地记录了我在这本书发行过程中的艰辛、困惑、痛苦、失望……。同时也记录了我在师父的指导下努力克服困难,得到了同道的支持、认可、理解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对我的历练,使我的心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升华。
08年2月22日这一天《仙缘》的书稿经过两个月的审阅,终于打印成册,我可以松口气了。我的第一心愿,就是好好休息,娱乐几天。但师父告诉我:
你现在还不能停下来,下一步要取得各方面的认可,尽快把书发行出去。你去白云观面见A道长和H道长,首先要取得他们的支持。
08年2月23日,根据师父的指点,我来到了白云观,得知A道长和H道长出差不在。我在《三清阁》院内两次见到L道长。我说明了来白云观的目的是为了书稿一事。在L道长的要求下,我拿出了书稿。L道长翻看着书中的内容。并问我有关他的几个方面是否也写了进去,我如实做了回答。L道长说:你不能用我的真实姓名,这样会给我造成不好的影响,我会因为你而离开白云观。你写这种书,别人会认为你是神婆和神经不正常,你让别人怎么看你……。
我回答说:
别人怎么看我,并不重要,关键是您怎么看我。
谈来谈去,我们的观点很难达到共识。我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白云观。
这本书对L道长的震撼很大。中午,他给姐姐打了电话,情绪很
激动。力图让姐姐说服我,删掉有关的内容,不要把书发行出去。
晚上,L道长又给我打了几个电话,力图说服我把有关他的内容删掉,我们在电话中谈了很久。书的内容完全是记实性的。是我在鵉写的状态下完成的,是祖师通过我在度化L道长,通过L道长在度化我,通过我和L道长在度化众生,我是无权自行决定的。但他毕竟年轻,以后的路还很漫长。他说了很多很多,搅得我内心很乱。
08年2月24日,遵照师父的意思,我拿着《仙缘》的书稿又一次来到白云观。L道长不断的翻看着书中与他有关的内容,当他翻到关于我修炼最艰难的那一段时,他说:
你怎么能把动念,燃烧,这些个人的隐私都写进去呢……。
他的话,深深的刺痛了我,如同在我的内心扎了一刀。要知道,我的每一篇笔记都凝结着我的感情,那是我最艰难的时候,也是不堪回首的一段经历,我能走到今天是多么不容易。他断章取义的看着,并妄加评论。我真的难以承受,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要回了我的书稿,在离开白云观的那一刻,我默默的流下了眼泪。
2008年2月25日,我拿着《仙缘》的书稿再度来到白云观。见到了H道长,他简单的翻看了一下,说:
你找有关方面的人去看吧,马上就要开两会了,我的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看这方面的书……。
我想把书留给他,但未能如愿。
我问L道长:
您信不信有神的存在?
他回答:
信。不信,我怎么会出家呢。
我又问:
那我的这本书,您怎么看?
L道长回答说:
你的这本书放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还行,放在现在,是与当今社会不相符的。它只是你个人的学习体会,别人是不会理解的,也没有人能够相信。任何人不会给你承担,连宗教局都不会通过。再说,它根本不属于善书,私自发行,是违法的。你还是拿到海外去发行吧……。
我回答:
这本书,我一定要发行出去,即使是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也要发行出去。因为书中涉及到了道家的方方面面,我只是想让白云观方面知道曾经有这样一本书。希望您能帮我。
2008年3月1日,几次同L道长的通话,都令我失望,每与他通一次电话,我重新点燃的希望,就会变成失望。关于书稿,我们每次的谈话都很难统一。
2008年3月20日,在师父的教导下,我拿起了笔,给L道长写下了这封发自内心的信。
L道长:
您好,“三清阁”的相识是我们的缘起,我们都是为了祖师的这个宏愿而来到这个世上的。换句话说,我们都是乘愿再来的。为了道家祖师的这个宏伟大愿,我们个人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因为我们是道家的儿女,是祖师身边的人。
《仙缘——我的修道之路》一书中,涉及到您的方面占了很大的篇幅,虽然您很介意,但我们都无权更改。请不要责备我的无情。我相信,将来有一天,当您完整的看完这本书,您是能够理解祖师良苦用心的,他老人家是通过我们在度化众生,所以我们所做出的牺牲是值得的。书中所记载的一切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一切都是祖师在度化我们,在度化众生。
我们都是常人,在我们的相处之中,难免会有世俗的偏见,有时也会有不开心的事情,这一切是很自然的。我不相信来世,但今世之缘还是要继续的。作为常人,我有做得不到之处,敬请谅解。但作为修道之人,我必须以我的使命为重。
在修道的路上,我徘徊过、犹豫过,也曾对您产生过怨气。当修炼最艰难的时候,我曾经产生过退缩,甚至感到过绝望。对于这种缘起,我曾抱怨过您,甚至不愿意再见到您。因为,我愿过平静的生活,不愿在风口浪尖上行走。
一年多的艰辛,是我终身难忘的,但我无悔,因为这是天意,是我的使命。《仙缘——我的修道之路》这本书一定要发行出去,这是我肩负的使命,是祖师的宏愿。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重译《道德经》。正像祖师所说,使命的完成要靠我们共同努力。我们携手才能实现祖师的宏愿。相信您,能够理解这一切。
2008年3月22日,我拿着写给L道长的信,再度来到白云观,我真心的希望我的信能够给他一些启发。但他还在想着《仙缘》中与他有关的事,关于书稿,我们仍然存在着分歧。看到他那种疲惫的精神状态和消瘦的面容,又使我平添了几分牵挂。
2008年4月4日,L道长要探家了,在姐姐的建议下,我给L道长打了电话,以表示我们的问候。但十几分钟的通话,L道长一直都在抱怨我,他对我充满了怨气。放下电话,我感到特别的压抑。关于《仙缘》,我们有太多的分歧,每次谈话,彼此都很不愉快。面对L道长的抱怨,我又失去了信心。
2008年4月6日,我和姐姐给L道长送行,我很想用我的真情打动他。但他一直沉浸在书中不能自拔,我讲的每一句话,他都很难听进去。他讲的话,也使我觉得很不对心思。火车开动的那一刻。我想,我们的关系应该划上句号了,应该一切随缘。
我发了短信:
一生相识,来自天意。一段友情,来自诚意。一句问候,来自心底。一种恩怨,无法摆脱。
2008年6月1日,我拿着改版后,去掉了真名实姓的书稿,来到白云观。我主动同L道长打着招呼。但他的冷漠之情使我感到很压抑。作为常人,在修道的路途上,在我处于迷茫、困惑和艰难的时候,我非常愿意得到同道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L道长的理解。L道长虽然是一个出家人,也目睹了我最艰难时的修炼过程。但由于书中涉及他的方面较多,他一直对我充满着怨气。走到今天,面对《仙缘》,我们的关系形同陌路。
三月二十二日是祖师的圣诞日。师父告诉我:
在我圣诞日这天,你要去白云观参加道场。把《仙缘——我的修道之路》发往A道长和H道长处。这也算是献给我最好的圣诞礼物。
遵照师父的指点,我拿着《仙缘》的书稿同姐姐一起来到白云观。H道长外出。书稿未能发送。我们见到了刚刚做完道场回来的A道长。我把《仙缘》的书稿和写好的短信呈送给了A道长,信的内容如下。
A道长:
您好,这本《仙缘——我的修道之路》是以日记的形式真实的记录了我修道的过程。书中涉及到了道家的方方面面和白云观的一些情况,涉及到的道长也都采用了真名实姓。为了爱护每一位道长,使他们不因为此书受到任何影响,您看过此书后,我再做文字处理。
我迫切的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看一遍。它虽然是我的修道笔记,但毕竟和道家有关,和白云观有关,和道长们有关。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也是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党员。但我十三年来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也是不可思议的。虽然走到了今天,但我依然处于迷茫和困惑之中。我需要面对常人的倾诉,特别是同道的理解。您是道家的师傅,我经历的一切同道家有关,同白云观有关,同道长们有关。我希望能得到您的指教。望您在百忙之中能给予帮助为盼。
在信的下方我留下了手机号码和联系方式。
A道长翻看着《仙缘》,很和气的对我说:
这是关于道家的书,如果不着急,就先放在这里。
我终于把书发送给了A道长。祖师布置给我的任务终于完成了。结果怎样,只能顺从天意了。
《仙缘》的书稿发往A道长处已经半个月了。在这半个月中,我一直在期待着答案。但愿A道长能以当家师傅的身份,对《仙缘》一书给予指点和帮助。
《仙缘》发往A道长处已经二十天了,至今没有一点儿动静。这些天,我的内心没有一天的宁静,等待的时间越长,我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沉重。我想,如果白云观方面不支持书的出版,我就在其它的地方出版,但师父不同意。我只能遵从师父的教导,今天,我从英先生处拿回了《仙缘》的初稿,继续在忐忑不安中期待白云观方面的回音。这种期待是压抑的、焦虑的,我的每一天都在煎熬中度过。
《仙缘》发往白云观已经一个月了。每天,在期待白云观的音信时,想到白云观的态度,我真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面对。师父是无形的,但我面对的又是处于世俗中的常人。虽然白云观是我的家,但家的大门总是向我关闭着,我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我的家。但面对无形的师父,我只能选择面对眼前的一切。
晚上打坐,师父对我说:
白云观方面一直没有回音,你要主动登门。
遵照师父的指点,我和姐姐一起来到了白云观。A道长已经把我们淡忘了,很客气的请我们就坐。当我说明了来意。A道长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反差。
A道长说:
这本书,我没有时间看,你拿走吧。
我说:
您如果没有看,就先放在您这里。
A道长说:
我不看,你赶快拿走吧。
我说:
我知道您看了,我只是想让您知道曾经有这样一本书,您是道家的师父,我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A道长说:
没有必要,你赶快走吧。
我说:
您如果为难,我在其它地方出版。
A道长说:
那是你自己的事,你用了道长的真实姓名,你要跟人家打招呼,否则,人家会告你。并再一次的让我们赶快出去。
我对A道长说:
改版后,我还会再来的。
在这短暂的交谈中,A道长坐立不安的走来走去,并矢口否认他看过此书。面对A道长的反常举动,我感到费解和失望。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白云观。
在师父的教导下,经过二十多天的忙碌。我拿着再次改版后,去掉了真名实姓的书稿,第三次拜见A道长。我对他说:
书稿已经改版完毕,关于真名实姓已经进行了文字处理,我准备在白云观发送。《仙缘》续集的部分内容,您没有看过,请您再看一下。
A道长一边走,一边回答:
没有必要,我不看。这本书,你不能在白云观发,你拿到新华书店去发吧。
我说:
我又不是卖书,这本《仙缘》涉及到了白云观和道家,我要在白云观发送……。
他的远去,使我们的谈话未能继续。
遵照师父的嘱托,曲线转送A道长。六月十二日我拿着《仙缘》续集的书稿来到白云观,准备拜见J道长。我直接去了“三清阁”,向师父的神像叩拜,在叩拜的过程中,我静心闭目,虔诚的跪在祖师的神像前,祖师高大的形象由远而近,清晰的呈现在我的面前,细微之处都清晰可见。我向三尊神像依次跪拜,三尊神像金光四射,三清阁中一片光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再一次向三尊神像叩拜。
我对祖师说:
作为道家的儿女,我为肩负着这项神圣的使命而感到自豪,是您伴随着我,指引着我,历尽艰辛走到了今天。还是那句话,前面的路如何艰难,我都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尊敬的祖师,请接受您的弟子,您的儿女深深的一拜。
从“三清阁”出来,我寻思着,白云观这么大,J道长是否值殿,我应该到哪儿去找呢?我不由自主的向东配殿走去,在不知不觉中我直接去了“雷祖殿”,惊奇的看到了正在上香的J道长,我把已经封好的《仙缘》续集书稿,呈送给了J道长。结果怎样,但我真心的希望能引起A道长的重视,因为,从内心来讲我不愿意为此书使其平静的生活受到影响,更不愿意全面发送后给其带来被动。我真心的想同他沟通一下,但很难。我知道,A道长一直在回避我,躲着我。如果没有这项使命,我决不会跟在他后面、追着他,去同他讲话。但现在一切都要以肩负的使命为重。今天,我能如此顺利的见到J道长,真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我想,这一定是祖师在加持我。我再一次来到“三清阁”,向祖师的神像敬拜。
遵照师父的指点。我鼓着勇气第四次面见了A道长。我对他说:
天意不可违,我已经把全书在白云观发送了,跟您打个招呼。
从他的表情,我看出了他对我的厌烦之情。他的快步离去,使我未能继续表达我的意思。
经过发送、改版、再改版,再发送,在听取了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仙缘》的全集终于完成了。遵照师父的指点,我第五次叩开了A道长的房门。我对他说:
这是我最后一次打搅您,请您别走,我就说两句话,《仙缘》的书稿已经全部完成,准备出版。跟您说一声。
A道长语气平缓的回答:
这是你们自己的事,自己去办吧。
他的眼神不再充满厌烦。如果没有这项神圣的使命,我绝对不会三番五次的去拜见A道长。作为常人,我能理解处于他那种位置的那种无奈,但作为当家师傅,怎么就不能同一个需要点化的道家弟子坐下来沟通或指点一下,甚至批评意见,我也会心存感激。因为,这毕竟是来自家的关爱。面对《仙缘》,我需要道家师傅的指点,能够听到对《仙缘》的不同看法,也是一种相互了解的过程。作为常人,我不愿意给任何人带来麻烦,甚至引起不快。但作为修道之人,我必须以我的使命为重。
修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是艰难的。《仙缘》书稿的整理过程,使我懂得了什么叫劳累;《仙缘》书稿的审核过程,使我体验到了什么叫身心疲惫;《仙缘》书稿的发行过程,使我知道了什么叫挫折、压抑、焦虑、压力、艰难交织在一起的无以言状的那种感受。
发稿近四个月来,同道的不能理解和来自白云观上层的不认可,我陷入了极度的困境。我时时处于焦虑不安之中。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白云观、面对道家、面对东南方——白云观——我的家。我处于一片迷茫之中。在修道之路上,我很难找到同道知己。在我周围,大部分人可以说都是佛家弟子。他们对我的经历很理解,也很羡慕,羡慕在我修炼的过程中,有位仙师——我的师父指点,可以说他们是很敬重我的。但在道家,我身边的同道很少、很少。
我修炼最艰难的过程,缘起于L道长,是他带给了我这一年多的艰辛和困苦。他目睹了我最艰难时的修炼过程。现在,当书稿完成,我最需要他帮助的时候,当我满怀信心期待着他能和我同心协力完成使命的时候,他却袖手旁观。哪怕他有一些鼓励的话,我也会很知足。但是,他没有。有的只是抱怨……。我感到困惑、不解,时而失去自信。L道长的冷漠, 代表了A道长,A道长代表了白云观,代表了道家。他是当家师傅,他对《仙缘》的态度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A道长对《仙缘》的态度,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好像是不可逾越的障碍横在我的面前。尤其是在等待白云观音信时,是我一生中承受压力最大的一个月,短短一个月,我感到日子是那样的漫长,那样难耐。每天的生活与烦恼和痛苦相伴,我好像在煎熬中等待一种判决,这种期待是压抑的、焦虑的、可以说是倍受煎熬的。尽管如此,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同道会开悟,会忘记自我,走出自我。
我虽然是修炼之人,但我更是融入社会的常人,我需要面对常人的倾诉、沟通和交流,以释放心里的压力。我虽然在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心态,但由于长时间处于这种焦虑、郁闷的不良状态下,因而影响到了身体。我时常感到胃疼、胸闷,憋气、血压不稳、周身不适,我病倒了。丈夫不止一次劝我到医院全面检查以便治疗……。但面对我最亲近的人,我内心的郁闷之情无法倾诉、无法解释,也解释不清楚。心中的酸楚无奈,用语言文字是难以形容的。有时,我与周围的佛家弟子倾诉,却又不能深说,他们给予理解、给予劝慰,但我心中的感受他们不可能体会到。面对这一切的一切,我只能忍着、扛着,因为,我无法摆脱眼前的一切。我的面前是无法逾越的主宰着《仙缘》这本书命运的主宰者,我的背后是伴随了我十四年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师父。在困苦中,我时常不知如何往前走,前面的路就如同通往壶口瀑布之路那样泥泞、坎坷和艰辛,在通往壶口瀑布的路上,可以选择放弃。但在修道之路上,却不能有任何放弃。我烦恼,我痛苦。我的思绪是纷乱的,精神是压抑的。
使命,它承载着历史的、巨大的责任。对于我来说,使命的重担太沉重了,沉重的使人喘不过气来,我时时感到被淹没在艰难困苦之中。由于感觉自己不堪重负,迷茫中的失望,不被理解的孤寂,复杂的环境。使我感到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徘徊不前。我又一次对祖师——我的师父产生了怨气。情绪的不稳定,对传道也有很大影响,我时而紧促,时而松懈,对我的表现,无形的师父给予了及时的批评教育和指导。每天晚上,面对师父的神像跪拜,聆听师父教诲,我悔恨自己未能按照师父要求完成任务,为此而深深自责。我发誓,前面的路如何艰难,我都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一觉醒来,面对现实,内心又产生动摇,动摇使我自卑。每天都在动摇——自责——誓言中度过。我无法战胜自己。但我深深的知道,抱怨、消沉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坚持才是唯一的选择。在无形师父面前,在修道的路途上,我的字典里是没有放弃二字的。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使命的担子如何沉重,走好漫长的修道之路才是最重要的,这就需要战胜最大的障碍——那就是自我。
每次遇到难处,都是无形的师父给予了教育和鼓励,我才走到了今天。是的,当你跨过障碍,向前迈进一步的时候,心情会愉悦很多,步伐会轻松很多。《仙缘》在师父指导下,不断发往白云观的道长处。他们看了后,大部分道长对《仙缘》均给以了理解、认可、鼓励和支持,并坦诚地提出意见和建议。道长们才真正代表了白云观,代表了道家。家是不会拒儿女于门外的,我有了回家的感觉。我终于翻过了不可逾越的障碍,战胜了自我。为了伴我一生的“道”,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发稿的过程,也是修炼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的历练,更加坚定了我修道的决心。这一切离不开师父对我的谆谆教导,在书的发行过程中,我的师父有很多重要开示,这也是我能走到今天的力量源泉。为了使更多的道家弟子、芸芸众生接受开示的教育,使道家思想发扬光大,特将师父对我开示的内容在续集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