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野鸭的孵化技术
(2010-02-07 14:20:09)
标签:
孵化孵化机孵化设备孵化技术绿头野鸭杂谈 |
绿头野鸭受精蛋离开母体后的胚胎发育,完全依靠外界条件,即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环节才能继续发育,逐渐从各个胚胎层中形成绿头野鸭体所有组织和器官而成为雏野鸭。因此,根据绿头野鸭的胚胎发育特点,给予最适宜的孵化条件,才能使胚胎正常发育。
绿头野鸭在野生状态下,有抱窝性,由母鸭自行孵化。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母野鸭失去了孵抱能力,必须采用人工孵化方法才能孵出雏野鸭。人工孵化的关键是掌握好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各个重要环节,调整好温、湿、气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才能获得高的孵化率。
绿头野鸭种蛋的孵化期为27~28 天。受精蛋孵化率一般可达80%~85%,最高可达95 %。人工孵化一般采用机器孵化法。
1. 温度
温度是孵化的重要条件。在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物质的代谢都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若没有适宜的温度,胚胎就不能正常发育。
绿头野鸭胚胎发育适宜的温度比家鸭高0.5~ l ℃ ,为37.5~38 ℃ 。温度过高,胚胎发育快而软弱,甚至造成胚胎死亡。当温度超过42 ℃ 时,经过2 ~ 3 小时胚胎就会死亡。温度过低胚胎发育迟缓,严重时会导致胚胎死亡。若温度低于20 ℃ ,约经30 小时,胚胎就全部死亡。因此,在孵化过程中,不要超过孵化温度和时间的极限,否则损失是很严重的。
另外,湿度对温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同一温度下,湿度不同,胚胎实际感受的温度也有差异。若湿度过大,胚胎体热难于散发;湿度过小,气体对流快,胚胎易于散热。同时,湿度和出壳也有关系。出雏前,有适当的湿度和空气中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作用而产生碳酸,使蛋壳的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有利于破壳。
绿头野鸭种蛋的孵化湿度一般为:1 ~21 天的相对湿度为65%~70% , 22 ~ 26 天的相对湿度为60 %~ 65%,27 ~ 28 天出雏时相对湿度为70%~ 75%。
4 .翻蛋
在孵化过程中必须适时翻动种蛋。通过翻蛋以保持胚胎位置正常,调节温度,使胚胎各部受热均匀,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有利于出壳。在孵化期间,每隔3 ~ 4 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前后90 度。至第25 ~ 26 天将活胚蛋送入出雏箱后停止翻蛋。
5 .凉蛋
在孵化过程中,每天要定时停止热源或打开孵化器门,取出蛋盘,降低蛋温,这称为凉蛋。绿头野鸭种蛋含脂肪较高,后期代谢加强,蛋温增加,必须排出过剩的体热。同时种鸭蛋的体积较大,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小,本身散热能力低。因此,在孵化过程中必须进行凉蛋。若夏季室温高,孵化后期的胚蛋,蛋面温度达到39 ℃ 以上,仅通风凉蛋还不够,还应喷水降温,即将25 ~ 30℃ 的水喷雾在蛋面上,表面上见有露珠即可。
入孵16 天后每日凉蛋一次,每次半小时,待降至34 ~ 35 ℃ 时停止凉蛋,一直到24 天止。胚蛋转入出雏箱后,每12 小时凉蛋一次。若采用强力通风孵化器,设计较好的孵化温度控制装置,即使不进行凉蛋,也能收到很好的孵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