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头野鸭的孵化技术

(2010-02-07 14:20:09)
标签:

孵化

孵化机

孵化设备

孵化技术

绿头野鸭

杂谈

 

 

绿头野鸭受精蛋离开母体后的胚胎发育,完全依靠外界条件,即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环节才能继续发育,逐渐从各个胚胎层中形成绿头野鸭体所有组织和器官而成为雏野鸭。因此,根据绿头野鸭的胚胎发育特点,给予最适宜的孵化条件,才能使胚胎正常发育。

  绿头野鸭在野生状态下,有抱窝性,由母鸭自行孵化。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母野鸭失去了孵抱能力,必须采用人工孵化方法才能孵出雏野鸭。人工孵化的关键是掌握好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各个重要环节,调整好温、湿、气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才能获得高的孵化率。

  绿头野鸭种蛋的孵化期为27~28 天。受精蛋孵化率一般可达80%~85%,最高可达95 %。人工孵化一般采用机器孵化法。

  1. 温度

  温度是孵化的重要条件。在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物质的代谢都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若没有适宜的温度,胚胎就不能正常发育。

  绿头野鸭胚胎发育适宜的温度比家鸭高0.5~ l ℃ ,为37.5~38 ℃ 。温度过高,胚胎发育快而软弱,甚至造成胚胎死亡。当温度超过42 ℃ 时,经过2 ~ 3 小时胚胎就会死亡。温度过低胚胎发育迟缓,严重时会导致胚胎死亡。若温度低于20 ℃ ,约经30 小时,胚胎就全部死亡。因此,在孵化过程中,不要超过孵化温度和时间的极限,否则损失是很严重的。

    胚龄不同,所需的温度也有区别,故应根据不同的胚龄加以调节。孵化初期,胚胎代谢处于低级阶段,产生的体热很少,需要比较恒定和适当地提高温度。孵化中期是脂肪代谢旺盛时期,这时产生大量的热能需要散发;若在出雏前几天不降低温度,则蛋温散发不出,易产生有毒的物质,致使胚胎中毒死亡。对此,绿头野鸭种蛋的孵化,最好采用变温孵化方式,即:1~3 夭,孵化温度37.4 ℃ ,4 ~12 天为37.2 ℃ ,13 ~ 19 天为37.0 ℃ ,20 ~ 24 天为36.7 ℃ ,25 ~ 28 天为36.4 ℃ 。

    对于种蛋来源少或室温过高,应采取分批入孵的施温方法,以满足不同胚龄种蛋所需要的温度。如:有容量为能孵1 万个种蛋的孵化器,但隔4 天才能收集2 000 ~ 4000 个种蛋,不能一次满孵,可采用“恒温”分批入孵。又如,室温过高时,即使种蛋很多,够满孵,也应采用“恒温”分批入孵。因室温过高(超过32 ℃ ),整批孵化必然在中后期代谢热大大过剩,分批入孵可充分利用代谢热作热源,既可减少“自温”超温,又可节省能源。采用“恒温”孵化时,新老批次的种蛋一定要间隔放置,以使老蛋过剩的代谢热被新蛋利用,解决了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新蛋温度偏低、老蛋温度偏高的矛盾,从而提高孵化率。

    另外,孵化室温度对孵化器内的温度也有影响。因此,孵化室内应维持适宜温度,要求在20 ~ 26 ℃ 之间。

    2 .湿度

    湿度对孵化有很大的影响。湿度过大影响种蛋内水分的正常蒸发,胚胎发育迟缓,雏野鸭生活力弱,成活率低。若湿度不足,种蛋水分过多蒸发,胚胎加速发育,容易发生胚胎与壳膜粘连,出雏困难,孵出的雏野鸭瘦小,绒毛枯燥,成为弱雏野鸭。

另外,湿度对温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同一温度下,湿度不同,胚胎实际感受的温度也有差异。若湿度过大,胚胎体热难于散发;湿度过小,气体对流快,胚胎易于散热。同时,湿度和出壳也有关系。出雏前,有适当的湿度和空气中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作用而产生碳酸,使蛋壳的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有利于破壳。

绿头野鸭种蛋的孵化湿度一般为:1 ~21 天的相对湿度为65%~70% , 22 ~ 26 天的相对湿度为60 %~ 65%,27 ~ 28 天出雏时相对湿度为70%~ 75%。

    3 .通风

    绿头野鸭的胚胎发育离不开空气,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排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为保持胚胎正常的气体代谢,必须供给新鲜空气。如果孵化器内二氧化碳超过0.5 % ,会导致胚胎发育迟缓,增加死亡率,出现胚胎位置不正和畸形等现象。为此,孵化器必须维持正常的气流路线,即有通风装置,使胚胎能均匀受热。一般电孵箱的通气孔以直径15 厘米为适中,位置宜在顶部和两侧下部为适当,其风扇的转速为160~180 转/分,不能过快或过慢。孵化期间的通风量应随胚龄的增加而加大。孵化初期,物质代谢低,需氧量少。到中期,胚胎代谢加强,需氧量逐渐增加。到孵化后期,需要更多的氧气,需加大通风量。

  4 .翻蛋

  在孵化过程中必须适时翻动种蛋。通过翻蛋以保持胚胎位置正常,调节温度,使胚胎各部受热均匀,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有利于出壳。在孵化期间,每隔3 ~ 4 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前后90 度。至第25 ~ 26 天将活胚蛋送入出雏箱后停止翻蛋。

  5 .凉蛋

  在孵化过程中,每天要定时停止热源或打开孵化器门,取出蛋盘,降低蛋温,这称为凉蛋。绿头野鸭种蛋含脂肪较高,后期代谢加强,蛋温增加,必须排出过剩的体热。同时种鸭蛋的体积较大,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小,本身散热能力低。因此,在孵化过程中必须进行凉蛋。若夏季室温高,孵化后期的胚蛋,蛋面温度达到39 ℃ 以上,仅通风凉蛋还不够,还应喷水降温,即将25 ~ 30℃ 的水喷雾在蛋面上,表面上见有露珠即可。

  入孵16 天后每日凉蛋一次,每次半小时,待降至34 ~ 35 ℃ 时停止凉蛋,一直到24 天止。胚蛋转入出雏箱后,每12 小时凉蛋一次。若采用强力通风孵化器,设计较好的孵化温度控制装置,即使不进行凉蛋,也能收到很好的孵化成效。

    6 .出雏

    在孵化条件适宜、胚胎发育正常,胚胎达到27 日龄时开始啄壳出雏,到第28 天出雏基本结束。对出雏有困难的,可人工破壳出雏。出雏结束,应对孵化设备进行一次清洗、消毒,以备下一次孵化。同时做好孵化工作记录,以便总结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种蛋的选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