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那些曾经被驱逐的公司创始人
(2016-06-29 08:01:24)分类: 杂文 |
前言:
资本是把双刃剑,创业者与投资人也是博弈关系。创始人和投资者刚走到一起时可能是你情我浓,但当一家创业公司变为资本方驱动时,创始人们便不得不将精力专注于投资人的退出战略,如何处理与资本方的关系一直是创业者们心中的大课题。有被资本蓄意驱逐的创始人,也有跟不上节奏的CEO,但更多的真相沉在水底。
下面是一些驱逐过其创始人的科技公司案例。它们中有的在经理人手上迎来了新生,有的则一蹶不振。无论如何,将创始人赶走——特别在一家公司并未实现IPO与成熟治理的时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乔布斯(苹果公司)
976年乔布斯和沃兹尼艾克成立苹果电脑公司。乔布斯在1985年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然而,成功来得太快,过多的荣誉背后是强烈的危机,由于乔布斯的经营理念与当时大多数管理人员不同,加上蓝色巨人IBM公司也开始醒悟过来,也推出了个人电脑,抢占大片市场,使得乔布斯新开发出的电脑节节惨败,总经理和董事们便把这一失败归罪于董事长乔布斯,于1985年4月经由董事会决议撤销了他的经营大权。乔布斯几次想夺回权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愤而辞去苹果公司董事长。
桑迪(思科公司)
1984年,莱恩和桑迪夫妇用5美元注册了思科系统公司。1990年8月,
6名副总裁以集体辞职相威胁,思科董事会解聘了桑迪,随后已于1988年与桑迪分居的莱恩辞职。1990年底,这两位创始人抛售了所持思科股票。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思科的两位创始人(桑迪和莱恩),尤其是桑迪,自己没有能从一个卓越的创业者转型为团队领导人和优秀管理者,从而被快速行进的思科列车甩出去了。
格拉斯(Twitter)
2005年诺亚·格拉斯和埃文·威廉姆斯创立了Odeo播客平台。埃文·威廉姆斯是Odeo的早期投资者之一,并成为其后来的CEO。格拉斯跟杰克·多西(Jack
Dorsey)和弗洛·韦伯(Florian
Webber)两位开发者一起,开发了某项目(即后来的twitter)。2006年夏季,威廉姆斯厌倦了Odeo,威廉姆斯从Odeo投资者那里收购了Odeo和包括Twitter在内的所有资产,并将公司改名为Obvious。最后,威廉姆斯与格拉斯有分歧,威廉姆斯解雇了格拉斯。2007年twitter从obvious中独立出来。现在twitter估值110亿美元。
菲利普.卡恩(philippe
Kahn)和安德斯(Anders Hejlsberg)
历史上,那些跟微软合作过的企业以及试图跟微软竞争的企业,没有一个得到善终的 (Sun,Lotus,Netscape
等),他们要么被微软收购,要么灰飞烟灭,要么就早已被人忘记,他们都 成了微软登上神坛的垫脚石。borland
也不例外,现在谁还记得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三大软件公 司,如果不提醒你,肯定以为它早就倒闭了,其实它在 2009
年才被一家软件公司收购,而明 星产品 Delphi 是在 2006 年被 borland 剥离出去成立了一家独立公司
CodeGear。 当年 Anders 用汇编语言写成了 Turbo Pascal 的编译器, 并由 Philippe
负责销售及其它的所 有部分,两个带着梦想的天才,完美的组合,使得他们的第一款作品便大获成功,borland
也因此一炮而红。但很可惜后来在 C++市场的争夺中,他们完败给了微软的,并在微软的重重 打击下,borland
举步为艰,在董事会的决定下,开除了时任 CEO,也是 borland 创始人之一 的 Philippe, Philippe
自己也开了一家公司, 后被摩托罗拉收购。 缺少了一位重要的同伴, Anders
这位技术天才也感寂寞,他的一些超前的想法也不会得到高层的重视,
,没有充足的资金批准下来根本无法进行科研研究,因为董事会希望能有产品更快的上市,以此摆脱公司目前的窘境。但那些高层们忘了,borland
之所以这些年在微软面前仍屺立不倒,靠的就是产品的质量, 靠的是 Anders 这位核心的技术天才的实力,所以后来 Anders
离开公司后,甚至没有人敢去碰 他留下的那些汇编代码。Anders 受冷遇,微软这时开始下手了,而且是明目张胆的开着加长 骄车到
borland 公司门前请他吃饭,前两次没有成功,最后是盖茨亲自出马,并给以丰厚的待 遇, 将这位技术天才同是也是创始人之一
Anders 挖到了微软(Anders 到微软后开发出了又一影 响世界的产品.net)。这里不得不说一下,borland
是一家技术超强的公司,里面培养了众多的
天才程序员,但在微软的挖角下先后走了一半,他们到微软后在各自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这也早早的为微软打垮 borland 埋下了伏笔。同时
borland 也一直不停的通过法律途径状告微软,也为微软带来了不少恶名。两位创始人的先后离去,borland
江河日下,已无力回天。
王志东(新浪)
王志东在1998年开始担任新浪网CEO,2001年6月段永基等新浪5董事在董事会上突然对王志东宣布免除其在新浪的一切职务,原因在于王志东坚持认为拯救门户网站的出路是广告,但当年新浪网广告收入增长缓慢,同时他坚决反对持有4亿美元现钞的中华网与新浪网的合并计划,分手就是不可避免的事了。
赵松青(炎黄传媒)
2004年,赵松青创立炎黄传媒;2006年9月,炎黄健康传媒获得软银赛富500万美元的第一轮风险投资;2007年10月获得第二轮3500万美元投资;2008年1月,分众传媒向炎黄健康传媒投资500万美元现金,同时将旗下覆盖中国国内31座城市所有医院和药品连锁店的医疗保健联播网的所有权转让给炎黄传媒,分众获得炎黄传媒20%股份。由于炎黄传媒创始人赵松青与投资人之间有对赌协议,业绩不佳导致对赌失败后,要求她降低在公司中的股份,但她拒不执行协议。2008年10月,炎黄健康传媒创始人赵松青被董事会罢免董事长兼CEO等职务,不过赵松青之后展开反击,次日宣布董事长的决议无效,并赶走了由投资方新聘的CEO金玉丹。
陈华(酷讯网)
陈华创立的酷讯于2006年1月1日上线。2008年6月,酷讯宣布转型,从原来的生活搜索转为旅游搜索,原先的生活搜索业务继续维持,而机票、酒店、打折、签证等旅游搜索功能将快速取代原有的业务的优先位置,成为网站的主要功能。一个无从深入发展的商业模式,再加上迟迟不见真金白银回来的投资人的焦灼,11月11日,旅游搜索网站酷讯创始人陈华黯然离职。
侯煜疆(尊酷网)
侯煜疆创立的尊酷网于2011年4月25日上线。12年2月24日,尊酷网董事长兼CEO侯煜疆在一场没有提前通知的董事会上被宣布“出局”,网站主要投资人是好望角启航电商基金。按照签订的对赌协议,如未完成业绩的80%,公司会多给投资方1%的股权,而这部分股权最终由侯煜疆个人出让。而在战略发展方向上产生分歧后,资本方强势介入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这激发了侯煜疆和资本方的矛盾。投资方认为尊酷网财务报表粗糙且造假、管理制度不健全、侯煜疆擅自增加广告投放。
吴波(拉手网)
吴波创立的拉手网2010年3月18日上线。12年6月,两度冲击IPO的拉手网撤销上市申请,曾经的团购一哥陷入窘境。8月6日消息,由于被投资人架空,拉手网CEO吴波已离职。作为创始人的吴波已经在与投资方的博弈中败北。根据拉手网去年提交的IPO文件,拉手网的第一大股东为金沙江创投,持股比例为38.9%,吴波及其家人持股比例为22.6%,为第二大股东。风险投资公司Rebate
Networks GmbH持股比例为12.1%。
张杰贤(中华英才网)
中华英才网于1997年成立。1999年,今日资本总裁徐新以个人名义注资。2005年美国在线招聘巨头Monster以1.25亿美元的估价拿走了中华英才网40%的股权,第二年又买下5%的股权。在Monster与中华英才网签订的3年助其完成上市的对赌承诺无法兑现。Monster正式收购中华英才网剩余55%股份,成为其全资公司,徐新则以数百倍的收益实现退出。创始人张杰贤于2004年离开,在投资人绝对控制董事会的情况下,原管理团队最终退出,中华英才网变成真正的外商独资公司。
郑昌幸(尚阳科技)
尚阳科技成立于2003年初,自诞生起即光环笼罩,是中国首轮融资额最大、联合投资人最多的案例。公司创办人及CEO是网通曾经的COO郑昌幸,成立之初,公司获得多家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5800万美元首期融资,主要投资人华登1800万美元、DCM1000万美元、Intel
Capital700万美元、NEA500万美元,其他投资人还包括Sycamore Ventures、Morgenthaler
Ventures、Jerusalem Venture Partners、住友集团的投资公司Presidio Venture
Partners、STAR Venture、日立、伊藤忠、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等。
但尚阳科技在管理上存在问题。一是重研发、轻市场,市场抓不住,也没有几件像样的产品;二是内部帮派严重,事业部之间各自为政;以及人员成分参差不齐。2005年10月24日,郑昌幸辞职离开了尚阳科技。
高燃(Mysee)
2005年2月,高燃与同在创业的清华同学合并公司,创立MySee.com,远东控股集团董事长蒋锡培追加100万投资。2006年初,Mysee获得北极光和赛伯乐等机构共200万美元投资。但MySee烧钱太快,几十个人每个月要烧掉100多万,办公室光装修就花去100多万,还要花大量的资金购买视频内容,8个月就将200万美元的投资款消耗殆尽。2006年10月,Mysee发布声明,称高燃因为个人健康原因,辞去所有
MySee相关职务。
赵鹏(智联招聘)
智联招聘成立于1997年。2002年开始,创始人退出。1999年起至2008年,智联招聘先后共有过5轮融资,先后有5位CEO执掌智联招聘,即王三强、张颖、刘浩、赵鹏和丹飞立(出任执行董事,代行CEO职责)。智联招聘的每一轮融资,新的投资方都计划按照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安插管理层。
2010年7月,CEO赵鹏被解职,仅持有智联招聘的期权,没有股份,也不是董事会成员。
李途纯(太子奶)
2006年12月,英联、高盛、摩根士丹利联合向太子奶投资7300万美元,占股31.3%。李途纯与三大投行签订了一纸“对赌协议”,大体内容为:
第一,太子奶未来三年设置了一个预期净利润增长率,如果达不到该增长率,大股东就要根据不同的增长率差距,给予投行不同数量的股份补偿;而如果超过这个增长率,投行就要根据超过幅度的不同,反过来给予李途纯股份补偿。
第二,股份补偿的上限为“大股东不丧失控股权”,但若太子奶产生亏损,大股东将丧失控股权。
第三,如果大股东不愿意出让股权,可以以支付现金的方式代替出让股权。
2007年9月太子奶再获得花旗银行等六大国际财团提供的5亿元三年期无抵押、无担保、低息信用贷款。不过由于没有抵押,李途纯个人需要对这笔贷款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太子奶出现各种问题。2010年6月,李途纯被株洲市检察机关批捕,罪名是“涉嫌非法集资”。2011
年8月31日,太子奶重整方案最终正式出炉,新华联控股及北京三元食品联合提供7.15亿元资金偿还太子奶的全部债务,并获得太子奶100%股权以及全部剩余资产。
吴长江(雷士照明)
1998年吴长江创建雷士照明,2010年在港交所上市,软银赛富成为第一大股东。在此之前,2005年吴长江为解决与另外两位创始人的分歧引入施耐德的资金。今年5月,雷士照明董事会宣布吴长江辞去董事长及CEO等职务。虽然吴长江得到了网友和经销商的大力支持,但至今他能否回归仍是未知数。
总结:
1、企业家和投资者一定要“理念相同”,因为如果理念不同,又出现利益上的冲突,双方很容易谈崩;
2、这些案例中创始人被逐更多是因为创始人在管理公司的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盈利困难,同时一味烧钱,无法实现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目标;
3、创始人为了实现短期做大的目标过多引进资金,导致自家控制权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