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聆听

(2015-11-23 08:00:36)

第一次去希望小学上课的时候,有一位很小的女孩子拉着我的手说:“姐姐,姐姐,我会背三字经。”我一个字都还没有说,她就认认真真地开始背三字经了,我便弯着腰,微笑着听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背。


现在想起那个小女孩,我就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校长小林宗作让小豆豆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部告诉他,小豆豆开心地说了四个小时,校长则认认真真地听小豆豆说的话,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小林宗作,用足够的耐心去聆听所有人的声音,但是我却达不到小林宗作的境界。


作为一名班长,我应该要有足够的耐心为同学们解答问题,但是有一些问题被重复问了多次之后,我就会很容易失去耐心,语气中带着不耐烦和厌倦。


反思自己之前的教学实践,也觉得自己缺乏耐心,不懂得聆听别人的声音。暑假在补课机构做家教的时候,带过一个零基础的高二学生,给她补习数学。我给她上课的时候,她连最基本的公式都不会,即使是我给她分析了公式,并且告诉她应该如何运用公式了,她仍旧是不懂。最开始的时候,一个很简单的三角函数知识点也要讲三天,六个小时,所以那时候我总是会没有耐心,心里很恼怒。之后,为了更好地为她上课,我用了一天的时间聆听她的心声,让她谈谈对我的看法。后来,慢慢地教,她对知识点开始熟悉了,结课的时候,取得了比我预期更高的效果。


我的老师在课堂上曾经和我们说过一个关于聆听的实例。她去听实习生上课,那位实习生通过动物园的动物引入课堂,一年级的孩子吱吱喳喳地说自己去动物园的经历,这时候那位实习老师便大喊“安静”,有的孩子反抗说:“老师,我还没说我看到的动物呢!”既然不能好好地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为什么要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堂呢?


我还记得《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的第一集,刘烨和诺一坐在同一间房子里,刘烨在玩手机,一心只做自己的事情,诺一多次想让父亲听自己说话,但是都被刘烨忽略。类似的现象在生活中肯定很多,尤其是现在出现了无数的低头族,更多的孩子或多或少会遭受父母的“冷暴力”。


即使是姐弟之间,也避免不了缺少聆听这个问题。


因为我读初中的时候是寄居在伯父家的,所以对弟弟的管教比较严,弟弟因此也比较听我的话,但是也很怕我。现在我每次回家,他总是像小孩子吱吱喳喳地和我说话,说起来就根本停不下来。我因为想做自己的事情,所以经常会冲着他大声说话,甚至让他住口。那时候弟弟会特别委屈,我也很内疚,但是我就是忍不住会让他不要继续说。


我也试过让他像小豆豆那样滔滔不绝,我就像小林宗作一样静静地听。上大学后第一次放假回家,因为国庆节他也放假,租的房子只有一个房间,所以他就在地上打地铺,我和妈妈睡床。我们九点多开始睡觉,他就开始和我聊天,聊他的学习、老师、同学、朋友……一直聊到过十二点,妈妈睡醒了一觉起床上洗手间了他才肯停下来睡觉……


我惊呆了。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以前是不是扼杀了弟弟太多话语权,我到底是多么的“歹毒”啊?我也开始责备自己为什么不懂得聆听。


现在生活的变化几乎让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改变,缺少聆听也许已经是社会的通病了吧?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多一份细心,聆听生活的每一处美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