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声音
(2012-12-09 16:16:50)
标签:
育儿 |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当初考试的时候碰上不舒服,所有的科目都考砸了。这篇作文写的特别辛苦,不过自己也就是这样的水准。
一个”别”字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很多东西。而在这个流行“别”的世界,真的“别”却很难。例如,分别。而在这里要谈的“别”,是删繁就简。
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所以知道种果子想果实结得好,就要剪掉多余的枯叶。著名艺术家罗丹在回答“什么是艺术”时,说艺术就是减去多余的部分。可见,与“繁”相别的重要性。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别”的声音随处可听。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切都可以像电脑灵屏的窗口切换那般快速,很多人都想成为一颗亘古不变的坐标,于是梦想着成为名人。
有人想当作家。于是乎,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上培训班,整天整夜地写文章。有的时候使出了吃奶的劲头也憋不出一篇文章来,就用一些华丽的词句、多余的理论堆砌出来。好不容易“砌”好一篇文章了,投去杂志社却又被无情地退稿。
现在写文章的人多了,想当作家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但真的能写出好文章来的人却屈指可数。原因何在?主板手其实是不够简单。想要文章写得好,就不应堆砌,要删繁就简。
在文学领域,听听别的声音。好的作品是要经历历史的反复磨练的,这样才能存在得更久。
简单的回答,可以给人很多启示。有人说,当我很少说话的时候,我会思考得很多,从而充实;而当我开口多说话的时候,我就觉得要虚脱了。有时候,沉默是最好的语言;有时候,说得多反而错得多,会将问题复杂化。反而是简单的一个字、词、句子,给人带来许多反思。
例如,“危机”一词。两个简简单单的字看似简单,意味着的东西却不止一种。“危险“与”机会“同在——”危机“。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也意味着机会的到来。
古代的诗人很喜欢练字。几个简单的字就会很传神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给读者带来无尽的遐想与思考。这就是“简“的启示。
反观当下,有人为了写一篇“华丽“的文章而努力去拼凑华美字词,不但达不到预期结果,而且还会在“拼“的过程中激情大挫;有人为了尽显自己的文学才华,用大量的修饰词,写了一大段华美修辞才突出文章重点;有人为了画一幅好画,这里抹一笔那里涂一下,最后只能当废品……
在这个讲究快节奏的时代,很少人会过慢生活。他们不会听太多无重点的废话,这就要求我们“简“了。
别的声音,其实就是在这个社会,要与“繁“别离,流行”简“,删去多余的部分——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