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039 - VII

(2013-03-23 17:47:45)
标签:

4039

beijing

josephine

北京

情感

分类: 记录生活

8

 

Philipp下班的时候已经快8点了,他们在酒店大堂再次碰面,互相吻了脸颊。

他的香水非常好闻。

"这附近没什么可吃的吧?"她直奔主题。

"要不咱们去楼上看看有没有位子?"还真想去?她还以为他不过是说说。

"那儿?我去过一次,性价比不高啊。"她说,知道肯定是他请客,不想太过分。

 

自从上次和思奕从那儿点了room service,她就知道那餐厅价格高的离谱,食物么,倒是不错,但没有不错到那个地步。

她也知道,不是人人都像思弈那么有钱。和他在一起,她从不担心价格,因为知道他不在乎。但也有她想要请客的时候,比如有次她迟到,思屹等了40分钟,结账的时候她坚持付账,作为道歉,虽然最后思奕还是没让她付。

但总共也没有几次,毕竟她没什么钱,没什么可非要假装经济平等的,面子这东西是很多她完全不在乎的东西之一,在她,人生中比这东西重要的事儿比昆虫的种类还多。

 

"真去三里屯?打得到车么?"她还是担心。

"我不是说我有办法么。"Philipp似乎喜欢扮超人。

他们走向酒店门口,"不好意思,"他对门童说,"可以帮我叫一辆出租车么?"

"没问题,先生!请先在大堂坐一下,车到了我来叫您!"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常住在这间酒店,她完全不会对这一幕有什么反应。然而,作为这间位于北京CBD核心位置,拥有80多层写字楼、酒店、餐饮设施的酒店的常客,她深知从那儿打车是多么的难。

开始的时候,她想当然的让酒店叫车,但总被告知,打车的人太多,只能到楼下的出租车位等。

该位置在酒店大门外,最长的一次她足足等了40分钟。

 

"你能相信么?"她把上述情况描述给Philipp后激动地说,"我,酒店的客人,竟然一次也没有得到过你作为外国人这么随意就得到的待遇!多可悲的国家!"她抱怨起中国来,那绝对是奴有一段情啊,唱扒拉诸公听。

 

可能是高峰期已经过去,车很快就叫来了,他们在出租车里讨论晚饭去哪里吃。

这几次回来,和客户,和思弈,她已经把北京的好西餐馆几乎吃遍了。所谓好,其实不过就是贵。

作为北京的超级粉丝,即使再想袒护,她也不得不承认,北京西餐厅的整体水平还普遍有待提高。即使是在很昂贵的餐厅里,食物都似乎缺乏灵魂

 

为数不多的几个例外之一是三里屯一间叫Mosto的餐厅。她去过一次,很是惊艳,餐厅不算贵,菜做得也并不是出奇的精致,但是,很难形容,那里的菜是令人感受得到灵魂的食物:那不是从庞大的厨房以千篇一律的流水式作业"生产"出来的食物,而是以厨师作为一个精心烹制出来的食物。尽管可能不是200%的精致,但有厨师的灵魂在里面。

就好像是富有个性的天然美女,尽管不完美,但还是令你眼前一亮,在众多相互撞脸的人造美女的衬托下脱颖而出,格外光彩照人。

 

听她这么一说,Philipp立刻兴奋了起来,"我知道该带你去哪儿了!你保证喜欢!"

他们来到了MODO

 

如果可以给每一个她约会过的人打分的话,Philipp绝对是最高分。或许因为觉得她住在维也纳吧,他总是以毫不怠慢的奥地利绅士礼节对待她,其实也不过是些细节,比如总抢在前面为她开门请她先走、事事都会先礼貌性地征求她的意见、永远在她之后点东西,之类等等,不一而足。说起来很普通,但他以军队般的方式一次都不疏忽地执行,还是令她不胜感慨。

 

从总体态度来看,她按男人在约会时的表现把他们分为两类,而他们约会的态度,在她往往也是其整体人生态度的大致缩影。

第一类像思弈和Philipp一样,冷静地把约会的对象当成一项任务,他们对人性有理性的认识,了解什么样的行为会激起什么样的反应。他们目标明确,全力以赴。初期的失败往往不会对他们造成打击,他们更着眼于远景,属于放长线的钓鱼者。

这类人大多十分自信,这份自信来源于他们之前的人生中以上述方式努力所得到的成功的肯定。

既然成功与否往往同对目标的渴望程度息息相关,不用说,他们都是极有野心的男人。

 

所以,思弈才会在一开始,在她百般拒绝的情况下丝毫不受影响,一如继往地约她。

比如:

"昨天认识你很高兴,希望你走之前还可以见面!"Mesh那晚后第二天的短信。

"走之前事太多,实在抽不出时间,等我下次回来吧!"

"好,那你一路顺风!"

 

第二天一早又:"周末一起吃饭吧,还叫上那天的朋友,给你践行。"

"这次算了,等我回来给我接风吧。"

“好吧,那等你回来。”

 

然而下午又:"不然晚上出来喝个东西,今天天儿太好了!"

"要收拾东西什么的事儿还挺多的,你约Lila啊她反正不走。"

"你什么时候回来?我19号要去美国一个月,可能会错过你。"

"那就下次啊!"

 

"在京吗?我刚回来!"几周后又发短信。

或是,"我在美国呢,一个人在喝酒,就想到你了,在干嘛?"

 

结果么,就是她很快就习惯了他这么个存在,渐渐地竟不怎么把他当外人了。

当不当外人这件事,这时候还是很关键的:当,那他就是无数背叛家庭的无耻中年男性中的一个;不当,那他就是个有血有肉的朋友,有他的各种缘由和无奈。

 

其实到最后,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到底有多少程度是真正的在于他人,多少是我们自己在圆我们想要的故事呢?她不禁想。

 

回到她的约会态度理论:

第二类人和第一类的不同之处在于,比起达到目的,他们更在意保护自我,由于害怕被拒绝而踌躇不前,因为太在意,所以要格外地表现出不在意。他们往往不会长时间注视你,甚至会回避你的视线。

很多姑娘碰上这类人就会被打动,开始给自己编故事。

实际上是,遇到这种情况,首先不要急着肯定对方是真的对你动心,当那些脆弱的自我感到受威胁,这些人很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放开手,把你扔下去,不管你们当时飞得多高;不管他们之后回忆起你们的故事来多你妈伤感。

 

所以,态度不是一切,最后还是命。

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该心碎还是会心碎。

只能这么想,没别的办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4039 - VI
后一篇:4039 - VIII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