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留学总是梦,欧洲毕业后究竟何去何从?(2)
(2011-04-24 22:28:26)
标签:
josephine留学欧洲奥地利德语杂谈 |
分类: 记录生活 |
前天说到德语难学,那真是“奴有一段情哪,唱拨拉诸公听”。
说实话,我到现在还有些遗憾留学没有选择英语国家。其实当时还真是无知者无畏,仗着自己英语好,觉得学语言不过是那么回事,殊不知并不是所有语言都向中文或英文那么简单(此处特指语法),话说回来,要是当时知道德语这么难,我可能真的不会选择出来了,至少不会来奥地利。
这个难到底要怎么解释呢?
1)语言本身难,四个格,虽然不算多,但动词啦,冠词啦(3个词性)所有的一切都得跟着换,规律么,和化学元素构成规律有一拼,这还是有规律的,大部分我都觉得没规律啊...一个破动词,几十个都NND同一个前缀/词根,决定整句话意思的那半个词还NND放最后(德语动词在一句话里,大部分时候是词根和词分开的,词一般在句尾),本来德语句子就是众所周知的长和复杂,我等到最后那个词才知道对方到底要说什么,不过常常早就把前面的句子给忘了,所以还是一头雾水!
2)据说德语为母语的人有1亿,主要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不过您千万别以为这1亿人都能相互沟通!和中国不同,政府长期大力推广普通话,只要你会普通话,基本到哪儿都没有问题。
德语的各地方言可差的远了,所谓的标准德语(hochdeutsch)就算在德国也不见得有多少人讲。别说德国和奥地利人常听不懂瑞士人说什么,就是同一国的人自己之间说起方言,都经常互相听不懂。我男友的小侄女6岁,萨尔兹堡人,有次度假遇上另一小女孩,来自距离萨尔兹堡市区20KM的“乡下”,结果她们俩完全没办法沟通!
当然,最逗得还是,所有人,所有人,都觉得别的方言难听.......
3)第三点其实也是我最纠结的点——
语言学家证实,人在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忘记”该语言以外的词汇,以强迫大脑更快地适应和使用这门新的语言。
我刚来奥地利的那一年还在给原来的公司工作,反正学语言一天就那么几个小时的课;我当时做得相当于员工培训,给伦敦、纽约和印度的同事workshop,要说很多话,英语。大约过了半年,我发现自己讲话开始总是夹带些德语词,而且经常说德语的时候想起英语词,说英语的时候想起德语词,说中文的时候找不到词儿,极为混乱。
那一年学完语言就没再继续工作了,开始了硕士课程。学校所有课程都是德语,学下来德语不进步也难;而我也有意识的避免说英语,力求德语学得快些。但无奈我学来学去都是标准德语,周围人说活(尤其年轻人)还是不懂的时候居多,两年下来,别说对那份挫折感已经习惯了,连个性都变得沉默多了。
但最受打击的还是有一阵子,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英语都说不利落了,别说词想不起来,连发音竟然都变得吃力了.....也就是在那以后,我终于想明白了,我的德语,绝对是不可能说的和英语一样好,但英语大概也很快就会忘光了,所以我以后就是个废物啊.........
说着容易,但我当时还是花了挺长时间考虑到底是不是该放弃德语。
其实说放弃,也是因为当时开始在一个教授的建筑事务所打工,发现作方案试图用德语表达对我简直太难,每天恨不得要得抑郁症,人家看不过去,说,没事你说英语我也懂;我一张嘴才发现说英语也结巴了....
不知道别人是怎样,但我在说话前会先想好到底用什么语言说,然后在思考的时候就会用该语言思考,所以如果我本来用德语想的,整个思考结构都是德语的,可能有个别词不会所以表达不确切,但要突然一下子翻译成英语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是翻中文还得想想呢.....
最终在去年圣诞节左右,终于下定决心放弃德语了,在公司一律英语,在外面就少说话......就这样,还是一、
两个月以后才终于又把英语说顺溜点了,别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了,就我这水平,守得住一个看来也是不易......
说实在的,我真是越来越觉得还是英语比较重要,尤其是在工作方面,现在全球化的速度这么快,各个行业都有越发国际化的趋势,说来说去最后还不是英语?
就说最实际的,我在这边,一旦和别人说英语,对方大多都会多少有些尊敬的意思,那态度,和我说那半吊子的德语的时候是截然不同的。
关于德语,本来没想说这么多的,写写就成了冗长的抱怨贴....还是过两天接着说留学的那些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