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留学总是梦,欧洲毕业后究竟何去何从?(1)
(2011-04-22 06:46:46)
标签:
josephine留学欧洲杂谈 |
分类: 记录生活 |
来欧洲留学,毕业后想留在欧盟?好,最低薪水必须达到2510欧(奥地利标准,2011)。觉得容易?去问问您的同学,和您一起毕业的当地学生,要拿到这个薪水究竟是不是痴人说梦?
先介绍一下背景故事:
我大学考上了生物工程,北理工的,80后的应该还记得,这在当时是火得不得了的专业;不过我大一一念完就当机立断转了专业,改念环境艺术设计。话说这专业也转得极为犹豫,毕竟是从最炙手可热的学科转到“艺术类”专业,就业率还不高。。。。。。可是转专业后我真的度过了可算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两年,当时所学的一切,尤其是和之前所学的无机化学之类相比(MD,每一章的结论都是:本理论在实践中被证实不能符合30%以上的化学现象,下一章将会介绍一种更好的理论;最后一章还是同上,结尾变成:目前还没有更好的理论。·#¥¥%…………¥7!!!),简直是完美的人间真理,即使不是,至少也是学了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完全扯淡,或是明知道考试过后一辈子也不会再提到想到的玩意儿(学理科的各位同学一定对此深有感触)。
就这么着,很快到了大四,开始实习,毕业后很快到了行业里很有名的一家公司(外企)上班,又很幸运的,赶上了一个很赏识我的上司,前途看似一片光明,更别提当时各种出国旅行的机会对我来水是多大的诱惑(公司在各国的总部)。
但苦恼也是有的,就是工资。我由于进公司之前没有多丰富的工作经验,加上那家公司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大公司,所以工资也没敢开口多要,进去了以后才开始后悔,尤其是由于是外企,国人和外籍的工资差别极大,我和一印尼的女孩儿很要好,她在澳大利亚读书后加入了澳籍,当时在公司和我的职位及工作能力相近,但工资是我的整4倍。。。。。这我后来都和上司谈过(上司当然也是老外!),但得到的答案最终还是:公司的政策就是如此,本地人才就要按照本地的薪资标准聘用,即使你的工作能力好过同等级的外籍员工,还是会按照本地标准,blablabla......换句话说,就是不管你干得多好,你还是一中国员工,一月就这么几千块,这是公司政策,不说别的,总不可能给你工资比你的中国籍上司还高吧?......
所以,在当我拿到被奥地利学校录取的offer的时候(硕士,没有学费!),诱惑还是很大的!尽管当时我们公司也有一位奥地利籍的设计师,告诉我,学建筑在奥地利、德国几乎不可能找到工作,因为这是当地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太多竞争了,加上德语难学,外国人几乎不可能完全掌握德语(后来证明,这位仁兄讲的都是真的,极为恳切)......
唉,做决定总是很难,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
当时我最后还是决定出国,除了95%的程度上是因为免学费,主要还是对国内外企“森严的等级制度”感到绝望,并且觉得,自己毕竟还年轻,机会有限,这次之后可能不会再有任何机会了,即使有,恐怕也就更难放手一搏了。。。。。。
当然,其间也是万分犹豫不决,尤其是在工作经验如此重要的环境里;尤其是在几乎每天都有关于各式“海带”的相关报道的环境里;尤其是想到,即使不要学费,生活费也会相当可观的欧洲,这样的留学究竟会不会最终只变成得不偿失的投资的时候......
However,
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出来,然而这样的选择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在那时还是没有设么概念的,今天好累,还是明天接着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