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年09月18日

(2020-09-18 14:52:21)
分类: 学案

语言文字运用语段综合

【学习目标】学会正确使用词语、修改病句、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等考点。

【重点难点】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提升”两大素养。

自学案

一、   考情解读

2020年09月18日

   变化:2020新高考卷设置一道选择题、两道简答题,简答题侧重分析表达效果。

   命题趋势:语病、连贯两个考点,课标全国卷每年必考,词语、标点等考点轮换着考。新高考卷2020年考查了标点、修辞。考查范围较广,应全面复习。

   相关知识清单:详见复习资料261页、280页。

 

探究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I)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粘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2020年高考全国卷)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的艺木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_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_的组成部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别具匠心    才思敏捷    异彩纷呈    弥足珍贵
B.
别具匠心    才华横溢    奇光异彩    不可或缺
C.
十分独特    才华横溢    异彩纷呈    不可或缺
D.
十分独特    才思敏捷    奇光异彩    弥足珍贵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
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
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
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19.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
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
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2020年高考全国卷)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之一。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甲骨刻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但占卜的范围很广,涉及祭祀、征伐、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______________宁夏都发现了刻有卜辞的甲骨。殷墟甲骨文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但它不是当时唯一的文字。《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有”“” “()”这样的文字,说明殷人祖先常规的书写材料是简册,书写工具是毛笔。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简册___________腐烂,似乎无法在北方的地下长期保存,所以至今___________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简。从出土材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后才出现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文。(  ),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文字本质上是记录语言的,___________受书写材质和体裁所限,甲骨文不能全面记录当时的语言现象,但是已经能够反映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系统,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以及                         容易                                 尚且                                 然而

B.乃至                         容易                                 仍然                                 虽然

C.以及                         易于                                 仍然                                 然而

D.乃至                         易于                                  尚且                                 虽然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

B.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这是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的

C.由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所以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

D.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比较困难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B.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C.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D.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济南有三大名胜: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泉和山、湖比起来,虽然不起眼,但济南_________。刘鹗写《老残游记》时,尚未见到“泉城”的称呼,留下“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名句,“泉城”已是(      )了。据说济南城区的泉,单是有名的就有二百多,_________。也怪,不管有名的没名的,泉水到了济南格外恣肆,大泉小泉自由自在流淌,成群结队,走街串巷,闪过树丛,溜进人家……济南城啊,坐落在澄明清泠的泉群中间,分明是个幸运的婴儿,泉水的簇拥(      )下慢慢长大。济南人最感念泉水的好,泉城,泉城,泉和城在了一起,就是泉和人在一起嘛。三五之夜,万籁俱寂,波光粼粼的泉池中,趵突泉三朵泉头齐齐涌起,在空中翻卷成巨大的水轮,落下,涌起,落下,涌起……轻轻地,缓缓地,(      )。人们看到喷涌而出的泉花,赞美泉水的高洁,可曾知道在人所不见的地方,泉水有过怎样的隐忍、(      )?先哲有言:“上善若水”善有上下,水岂能无?雨雪泉瀑,水有百态;江河湖海,水有百性。济南的泉,夏盈不溢,冬瘦不枯,动静有度,冷暖怡人,不正是水的上上之品吗?“上善若水,上水唯泉。”济南的泉水,当得这八个字。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呼之欲出     庇护     泰然自若     委曲
B.
呼之欲出     呵护     从容不迫     委曲
C.
水落石出     呵护     泰然自若     委屈
D.
水落石出     庇护     从容不迫     委屈
2.
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济南夏盈不溢、冬瘦不枯、动静有度、冷暖怡人的泉水,堪称水的上上之品。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1.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拟、比喻、夸张     B.比拟、比喻、引用     C.比喻、借代、排比     D.比喻、比拟、借代

2.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白雨,加上一层背景,就十分悠闲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