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风俗(三十)

(2012-07-19 10:28:17)
标签:

中国

架子花脸

青衣

京剧

角色

杂谈

京剧的“角色”与“脸谱”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在角色上的分类。

“生”分为:“老生”——指成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出现。“小生”——表现的是青年男子。

“旦”分为:“青衣”——指中年妇女,一般指贵族家庭的夫人、小姐。“武旦”——指能打斗的女性。“花旦”——指青年小姑娘,社会底层的女性,如“丫鬟”。

“净”指各类花脸。

“末”也属老生类,但在年龄上应更老,思维糊涂,生活在底层的老人。

“丑”指小花脸,大多也是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间义士等多表现机敏、滑稽。

京剧脸谱就是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料,用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品质、命运。一般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多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

中国国粹——京剧

京剧是由昆曲、梆子、评剧繁衍而来,因发祥地是北京而得名。

公元1790年,安徽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大获成功,历史上有“徽班进京”的说法,就指的是这个时候的事儿。以后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形成了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的精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京剧在唱词、念白、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所使用的乐器也是中国传统的二胡、京胡,因此说:京剧是中国国粹,是中国古老艺术的代表,是中国艺术宝库中一颗永恒的宝珠。

京剧的行当有几种

京剧的行当分生、旦、净、丑四大类。但在初期,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后来多为老生行领班,也兼演末行的戏,自然生行和末行合并,逐渐取消了末行。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

老生:老生又叫须生、胡子生、正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老生一般分文武两种,从表演侧重点来划分,可分为:唱工老生(也叫安工老生),做工老生,王帽老生、靠把老生和武老生。

红生是指在脸上勾着红脸,用红色涂成脸谱的老生,在表演上自成风格。这样的角色不多,主要是扮演关羽和赵匡胤等角色。

小生:小生就是比较年轻的男性角色,扮相一般比较清秀、英俊,分文小生和武小生两大类。细分为雉尾生、扇子生、穷生等。

武生:擅长武艺的角色。分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大类。

娃娃生:专门扮演儿童的一类角色。

旦行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分青衣、花旦、花衫、武旦、老旦等类别。

青衣:也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大家闺秀。年龄由青年到中年。青衣在表演上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稳重。因其扮演的主要角色如王宝钏、罗敷等多穿青衣(黑褶子),故尔称青衣。

花旦:多扮演年轻活泼灵巧的女性,如《红娘》中的丫鬟红娘;《花田错》的丫鬟春兰;《拾玉镯》的少女孙玉姣等,多为小家碧玉。与青衣的庄重矜持相反,动作轻快,重念白和身段,多穿裙袄或裤子袄加饭单、四喜带等。

花衫:由王瑶卿创立。将青衣沉稳端庄的风格,花旦活泼伶俐的表演,及武旦的武打、工架等等各种不同行当的表演融在一个角色的身上,以表现复杂的人物个性,是唱、念、做、打并重的行当。如《十三妹》的何玉凤既要有花旦的念白,又有武旦的武打和趟马动作工架;如《昭君出塞》的昭君既要有青衣的唱,又要有刀马旦的舞;穆桂英这一角色有时如青衣重唱,有时如花旦重念白,有时开打如刀马旦,因此需要兼容并蓄。

武旦·刀马旦:武旦是表演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分短打武旦和长靠武旦。长靠武旦穿靠,顶盔贯甲,一般都是骑马的将军或统帅,亦称刀马旦,如刘金定、梁红玉、扈三娘。武旦多穿打衣打裤,如《武松打店》的孙二娘;《盗库银》的青蛇等女妖。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如《甘露寺》的吴国太;《杨家将》戏中的佘太君。

彩旦:俗称丑婆子。以丑角应工,表演、化妆很夸张,是以滑稽、诙谐的表演为主,如《铁弓缘》的陈母;《拾玉镯》中的刘媒婆。

净行:俗称大花脸。分正净、副净和武净三大类。

正净也叫大面。以唱工为主,又叫铜锤花脸,如《二进宫》的徐延昭和《铡美案》的包拯。

副净亦称架子花脸。原以工架、念白、表演为主,自郝寿臣主张“架子花脸铜锤唱”后,形成了架子花脸的独特唱法,如《野猪林》中的鲁智深;《闹江州》的李逵。

武净:又叫武二花,或摔打花脸。只重武打不重唱念,如《收关胜》的关胜;《通天犀》的徐世英。不过在《竹林记》中的余洪上武打、摔跌和唱工并重的。

丑行:叫做小花脸,或三花脸。分文武两大类。一般丑角都用水白粉在鼻梁上画一“豆腐块”,方巾丑的蒋干呈四方形,皂衣丑的店小二呈桃形,武丑的朱光祖呈枣核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