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风俗(十八)
(2012-07-04 11:06:45)
标签:
乾隆皇帝圆明园康熙皇帝御制畅春园记杂谈 |
清代康、雍、乾三朝百年盛世,相继建成了“三山五园”
北京的西山脚下,以其山水林泉之胜,远自辽、金、元、明历代,就建有多处皇家园林。到了清代前中期康、雍、乾三朝盛世百余年间,又相继营建了“三山五园”。依其兴建先后顺序,“三山五园”分别为:
香山静宜园———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香山建造了规制较为简朴的皇家行宫。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皇帝对香山大加扩建,营造了二十八景,命名为“静宜园”。乾隆在香山所题“西山晴雪”景点,为“燕京八景”之一。
玉泉山静明园———康熙十九年(1680年),始建成“澄心园”,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更名为“静明园”。乾隆时又扩建,并命名了十六景。其中“玉泉趵突”,亦为“燕京八景”之一。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评定玉泉之水为“天下第一泉”,自此成为皇帝专用饮水,每日都由特备水车运往皇宫。
畅春园———始建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在《御制畅春园记》中说,“朕自临御以来,日夕万机,罔自暇逸,久积辛劬,渐以滋疾。偶缘暇时,于兹游憩,酌泉水而甘,顾而赏焉。清风徐引,烦疴乍除。”今北京大学西门斜对面,有“恩佑寺”和“恩慕寺”两座琉璃山门,即畅春园仅存的遗迹。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原为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春四月,康熙皇帝应胤禛之请,来圆明园观赏牡丹花时,在牡丹台首次见到了胤禛12岁的儿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留下祖孙三代皇帝同聚一台的佳话。
雍正即位之后,扩建了圆明园。圆明园曾有两块匾额,一块由康熙题写,挂在“九州清宴”的前殿“圆明园殿”;一块由雍正题写,挂在圆明园的正门大宫门上。
乾隆即位之后,再次扩建了圆明园,并按下江南时所见苏、杭园林景物,移植仿建了许多景点。
万寿山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园中主体建筑,是为庆贺乾隆生母崇庆皇太后次年60岁大寿而特建于万寿山前的“大报恩延寿寺”。
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清漪园,并将其更名为“颐和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