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风俗(十二)
(2012-06-23 09:29:34)
标签:
沈括望京广德楼辽代巴黎歌剧院 |
老北京人好玩,差不多人人都有些喜从爱好。下了班、打了烊,闲暇得空儿,去戏园子听听名角唱戏,品品香茶吃吃干果,击两下掌、吼几声好,那叫一过瘾、那叫一舒坦,这算得上是老北京人的一大享受。那年头,广德楼是京城最好、最大的戏园子之一。地界金贵不用说,上下两层那是一千多个座位,据说那场面跟当时的法国巴黎歌剧院都能争个高低。可惜后来时运不济,一场大火把这广德楼烧了个干干净净,给老北京戏迷的心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重建以后的广德楼不再上演京剧,而是改演曲艺节目了。
望京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辽代
史书记载,望京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辽代,距今已有千年。沈括所言实际指的是辽代之事。辽代定都于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而把幽州(今北京)作为陪都之一,称之为南京(亦称燕京)。当年的望京馆其实并没有建在望京,而是建在望京东北十余里的孙侯(今孙河村)。孙侯与望京当时都处在中京经古北口通往幽州的交通要道上,孙侯更是位居温渝河(今温榆河)之南岸,是当时从东北方向进出幽州必经的重要渡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村中曾设有瞭望敌方情况的土堡,孙侯原为孙堠。为了给南来北往的使臣提供宿息饮饯之所,辽代便在孙侯建立馆舍。始称孙侯馆,后改为望京馆。想必是当年望京较孙侯更有名。如今到孙河村去找寻望京馆的遗迹,已是一无所获。
望京馆既在孙侯,沈括所言“三十里”似有不确。故清代于敏中所辑《日下旧闻考》及吴长元所辑《宸垣识略》中均称“望京馆在城东北五十里孙侯村”。考虑到辽代幽州在今西便门至宣武门一带,此说该较为准确。另外宋《王沂公(曾)行程录》中还有“四十里”一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