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琴韵

(2012-01-04 08:27:09)
标签:

竹林里

脚踏风琴

《竹里馆》

琴声

隶书

杂谈



  认识了几个字,读了几本书,人便会生出一些妄想。
  
  对琴的痴情就是缘于书。琴棋书画,旧时文人的筯骨皮,包装出优雅的文人气质。四艺之中,以琴为首,琴当是文人最飘逸的衣裳哩!夜幕幽深,纤月如眉,凉风习习,竹影婆挲,一袭白衣胜雪,十指翻飞似蝶,高山流水正与远处鸣泉呼应,平沙落雁引得枝上栖鸟呢喃……这样的读书人,虽食人间烟火,也是沾了仙气,在尘世演绎着超凡绝俗。
  
  喜欢王维,不为别的,一首《竹里馆》,一颗悠然于物外的心。“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琴声是心灵的外化。静坐抚琴,只是手指与心灵交谈,错落起伏间,轻扬的是思想与情感的触须。这样的琴音不需要什么知己,广阔如天与地,什么样的灵魂不能驰骋,借一缕月光,就能让心攀援。

琴韵

   可我注定是缺少灵性的人,对琴的向往只停留在思想中。也有那么些日子,不自觉地跟着学弹脚踏风琴。脚踏风琴不只长相粗笨,声音也如漏风的嘴,唱不出圆满与轻灵,我对它很难提起兴致,但它毕竟沾了琴字,能让我勉强圆一回弹琴梦,所以每次练琴还是尽心尽力,但也仅此而已。那时还年少,心如天上的云,漂浮不定,况且学琴又是枯燥的事,学到最后,也只是把老师交待的曲子弹会,在噼哩啪啦的踏板声里,小天鹅有些艰难地旋转起来,多少显得有些滑稽。
  
  后来是许久不再摸琴,仅仅学会的一点脚踏风琴也全部遗忘了,并没有感觉可惜。有时我想,或者在潜意识里,我始终不肯把脚踏风琴当成真正的琴,很不屑于自己那一点儿琴技,更愿意让它遗忘吧!
  
  但琴的幻影却顽固地存在于我的头脑中,哪怕是看到这个字,就会有一种见到知己的感觉,目光不自觉地在它上面多停留一会儿,细品它当下的处境。有了闲暇,自然找些琴曲来听,在那珠落银盘一样的声音里,把自己当成绿竹林里的隐士,与清风明月共享琴音的悠扬,似乎已逃离了世俗生活的羁绊。



  孩子稍大些,就附庸风雅让她去学电子琴,明里说是想让她多学会一种技能,其实只有自己明白,是想让孩子延续自己那个“琴”的梦。
  
  那些日子里,总是陪孩子坐在琴室,听老师从简单的音阶讲起,从不觉得厌烦,每个音符似乎都是久违的朋友。孩子很稚气的声音跟着老师唱着“哆唻咪”,她在跟我的那些故友打招呼,我希望以后他们能不离不弃。孩子的小手在黑白的琴键上笨拙地按响时,我紧张地盯着那稚嫩的手指起落,期待有一天,会有悠扬的琴声从她的指间中飘出。
  
  稍后家里常常有叮叮咚咚的琴声响起,随着日子的凋落,琴声渐渐连贯灵活,似乎也能渲染一瞬间的韵味。但一个小小少女,很难在这琴音里寄托着什么,琴声有些空洞,无法让我对琴的痴想在这往返的琴声里长出翅膀。

琴韵

少女琴童的梦越来越遥远,琴依然摆在房间,却一直静默。
  
  某个黄昏,夕阳把窗子染成一片浓艳的玫瑰,那一刻房间嵌入一幅画中,眼前的一切如梦的背景。打开音响,熟悉的筝曲悠悠飘来,云水禅心,空灵而舒展,天地万物都溶入这亦真亦幻的意境中。有谁还会在这琴声里问斜阳?苏轼来得洒脱,人生如梦,只一杯薄酒,洒向风中,祭奠逝去的岁月就好。
  
  静默的琴在黄昏还原成想像的出发点:月下竹林,白衣素颜,轻抚琴弦,与风谈笑,这可是前世遗落在心底的痕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