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倾听再见

(2011-06-26 21:04:23)
标签:

再见

生命

天灾人祸

倾听

大学生活

杂谈

  徐志摩说,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朋友说,生命的转身不用刻意地说再见,在告别青春的日子里怀念是人生的再见模式。

  每天,我们都经历着或见证着各种再见的方式。几句寒暄之后的再见,或是乘车去远方的再见,或是生死离别的再见。我们很小就在用再见的方式和这个世界沟通着。在我们呀呀学语获者更早的时候,长辈们就已经开始教我们用再见的方式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但,再见是什么?或许,再见是不期然的后会,是不舍,是永诀。再见所蕴含的意义也许我们从未有真正地去品味,就像我们与亲朋好友告别时天上飘过的云彩,地上落满的树叶,或是空气中浮动的微尘,它始终存在着,但我们从未主动理解过它存在的价值。

  说再见,可以天天见;说再见,不知何时见;说再见,未必能见;说再见,已经不能见;不言再见,已经再见。再见是一种旅行式的生命状态,是知遇而安,是乐天知命。一日过去,回想一天的经历,是与今天的自己再见,与一日的阴晴再见,是与一日的不足再见,也是与过去的失望·焦躁·不快再见。这样的再见是生命延续的过程,也是自我前进的过程。作为普通人,当我们须发冉冉,自然终老,那就是我们与这个世界最好的再见方式,一块墓碑将会成为我们与世界永别的符号。

  当然,再见并不是我们平日里可以轻松说出的一个词,再见的力量是无法预知的,也是无法抗衡的。再见时的一个微笑,再见时滑过脸颊的泪痕,再见时的沉默不语,再见时的热情拥抱······每一个细节都是再见的组成部分,这些细节为我们传递着再见的力量,推动着情感的抒发。也许我们都还记得毕业时的场景,我们用近似疯狂的集体行为来宣告大学生活的结束,这种隆重的毕业式再见把我们对大学时光中人和事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许我们也会关注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自我结束生命的事件,这种在新闻媒体中出现,为了赢得民众同情的再见让我们体会到个体生命的脆弱以及社会的不公正;或是各种天灾人祸中失去的生命,我们还没来得及说再见,就已经消失在世界的角落里······

  当我们理解了再见存在的价值,感知到再见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再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倾听再见,就是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感恩,倾听再见的过程,就是品读情感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