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臭爸爸讲那过去的故事(1):粪斗

标签:
臭爸爸捡粪贵池秋浦九华山童年时传祥育儿 |
分类: 听臭爸爸讲那过去的故事 |
有首动听的老歌叫《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亲们肯定都听过。不过在乐乐偶这儿,臭爸爸却要辟这么个专栏,讲他小时候的那些故事。乐乐偶倒是好奇,想听听他一个70后农村娃能有啥新鲜事儿。
这开篇的标题倒是就灰常“臭爸爸”的风格:粪斗,熏得偶赶紧捂住鼻子。看来这通篇得臭气熏天啦。不过臭爸爸却说,他尽量将故事讲得“臭豆腐”一些,闻着臭,吃着香。
————————————————————————————————————————————————
这一开头嘛,先交代一下臭爸爸的家庭背景。
臭爸爸的老家在皖南农村,挨着长江边儿上。打他上京求学起,在北京已然呆了13年。
原来有人问他从哪儿来时,他想说了估计他们也没听说过,但总不能回答人家“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取经”吧,就很客观地说:“我是安徽贵池人。”安徽么,大家还听说过,但是“贵池”是个什么东东就几乎无人知晓了,莫非是个很贵的洗澡池子?
臭爸爸然后便努力地想用当地能为世人所知的东东来给别人一些概念。想来想去,就说:“你听说过九华山吗?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就是我们市的。天气好的时候,站在我家门口能看见最高的山峰。”其实,臭爸爸直到跟香妈妈搞上对象之后才第一次去过九华山。
如果对方仍然一脸茫然,那臭爸爸只好请诗仙太白他老人家出面了:“那你知道李白的《秋浦歌》吧?秋浦就是现在的贵池,那是他途径我们那儿写的。”对方这时往往会哦一声,若有所悟的样子。
如果对方还有兴趣,臭爸爸就会将乾隆皇帝也搬出来:“还有,乾隆皇帝下江南,也去过我们那儿,还流传了好多故事呢。传说,我们那儿盛产鳜鱼,某日乾隆来到一个满是鳜鱼的池子前,便说,恩,你们这儿就叫鳜池吧,后来不知怎的就改名叫贵池了。我家所在镇叫梅龙镇,乾隆和梅小姐的故事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它是这样的......”
说了一通,对方也就听的差不多了,臭爸爸也说的差不多了,因为跟贵池有关的还有啥子,他也说不上来了。如果亲对乾隆和梅小姐的故事感兴趣,不妨看这里。
臭爸爸的老家就在安徽省贵池市(现在改名为池州市了)梅龙镇的一个村子里。家里有五口人,大大(爸爸)、姆妈(妈妈)、姐姐、弟弟和他。
————————————————————————————————————————————————
那儿家家户户的茅房一般都跟猪圈连在一起。臭爸爸家是三间小瓦房,左右两边是猪圈,中间是茅房。这样设计自然有它的道理:茅房里面有个大粪坑,讲究点儿的人家会在坑上面盖上盖子。猪圈都会修有粪道和粪坑相通,这样猪粪和人粪都汇聚于此,在此储存、酝酿,最终都成为种地的有机肥了。
http://s1/middle/63f73fa8g9128995f9350&690
家里五口人,外加几头猪,这产量按理说应该还可以哈,但是农民种地,这肥料嘛,那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啊。
于是,臭爸爸小时候(主要是上小学和初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捡粪,为大粪坑继续添砖加瓦。当然,偶的姑姑和叔叔两个人也都干过这个工种,这里且说臭爸爸他的经历。
您若是认为这个工作又脏又臭,臭爸爸一定不喜欢,那您就错了。臭爸爸与粪可是灰常有缘的。据奶奶说,臭爸爸很小的时候(会走路了)掉进过茅房的大粪坑。
再说,捡粪这活儿有它的乐趣。所谓与粪斗,其乐无穷。
其一,捡粪充满了满足感
臭爸爸家境贫寒,作为小孩子家家,能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自然心里很有满足感。
其二,捡粪充满了挑战性
这粪主要是指猪粪。当然,如果有幸能碰见好大的一坨牛粪,那实在是好运气,用俗话说就是走了狗屎运啦。这猪嘛,如果在自己家猪圈里拉的屎,那自然是自家的版权,别人也不会动。但是如果将猪放出去遛弯在野地、山上拉的屎,就不存在版权问题了,谁捡着就是谁的。所以,除了臭爸爸,别人家的孩子们也会出来捡粪。这样,就会有竞争。好几个孩子都提着家伙在那儿转悠,谁眼尖手快,谁就能更早地满载而归。
其三,捡粪充满了娱乐性
这些捡粪的孩子们在一起,既是竞争者,又是伙伴。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这捡粪反而更像是一种游戏。
如今,臭爸爸说起捡粪的往事时,香妈妈就捂着鼻子要制止。呵呵,她在北京生北京长,城里的孩子哪里经历过这些。反而是虎姥姥虎姥爷和臭爸爸有很多相似的童年经历,能说到一块儿,好像他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似的。
————————————————————————————————————————————————
时代在变,臭爸爸老家的孩子们,现在也不用捡粪啦。青壮年们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居多,农田要么抛荒,要么还耕于林,就剩下点儿菜地,也不需要那么多粪啦。
臭爸爸现在也只能是给乐乐偶把臭臭过过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