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式学习
(2010-02-01 21:40:48)
标签:
股票杂谈 |
分类: 个人日志 |
在我们的思维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是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形成的,这种模式一直遵循。我们从小上学就被严格要求的老老实实,学习上死记硬背——书上面怎么说,抄下来就是,老师怎么说,记下来就是;……长大后,上级怎么安排,跟着干就是;社会上流行什么,跟着起哄就行……不允许有异端思想存在。从“罢绌百家”一直到现在都是“圣人之言不可毁”,这种思想模式不知害了多少人,禁锢了多少创新思维。
我们学习股市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呢?
答案已经出来:批判式学习!这种方式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学习,在学习中理解、吸收书本中的精华、精髓;
二是在理解吸收的基础上“批判式的学习”——带着自己的“认知图式”,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怀疑,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地一味地填充式的学习。对于书本中的知识以及他人的观点,我们应该抱着一点怀疑的态度,问一问:它究竟有没有道理?有没有根据?有没有现实的意义?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我们常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对于“博学”我们做的很多,而对于“审问、慎思、明辨”强调得太少,一味地强调学得多,学得广,而很少去考虑“学而不思则罔”这个道理。学习股市我们只有做到学有所思,才能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在XX是银的群里,不断有人发出类似这样的感慨:“XX是银真的好啊,学会XX是银不挣钱都难”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觉。“学会XX是银我就是股神、高手”幻想着白花花的银子在向你招手。股市真的是轻而易举的这么容易学会吗?我们不得不这样反问自己?
如果做为一个初入股市的弄潮儿这样的感慨是能够理解的。因为他们没有完全认识、认清股市。就如同从小生活在家乡的小河边,你认为是很好的,当某一天走出家乡看到了黄河,才能感知到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是多么的辽阔壮观!比自家门前的小河大的太多了。随后,不知道那一天你走到了大海的岸边,看到一望无际的蔚蓝色水域同样也会产生第二次无尽的感慨!读过庄子《秋水》,你就知道秋天里汹涌而至的山洪,汇流而入黄河,使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的壮观与浩渺博大。和无边无际的大海相比,是怎样的渺小和鄙陋。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此时你才感知到过去的想法和感觉却是狭义和渺小的----家乡的小河只是大海中翻滚的一个波浪,甚至连一个波浪都不是。而此时你看到的大海也许是渤海的一个港湾,或许是山东的一个半岛,太平洋、北冰洋你还没看到,即便你看到又如何?地上的看到了,无穷的天宇你还未可知.....大自然是如此,股市亦如此。就像股市里常见的股言:“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其中的含义是:没有一套理论能够涵盖所有的股市!每一套理论在“股市这个大海中”都有其不足和缺陷!所以过分的夸大某一个理论、某一种流派、某一种技术,甚至达到了唯我独尊、排斥其他等等这些思想都是不可取的!这是一句客气的话,不客气的话就是:一叶障目、妄自尊大!妄想着学会一招半式就想一步登天,从此一劳永逸地解决股市的所有问题是片面的想法。
在这里笔者没有对某个人或某些理论、某些流派有攻击的成分,只是借用这个实例对某些不正确的、片面的观点进行的一次修正而已。
我记得北大的老校长马寅初的一句话很有借鉴意义:“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所欲言,就不太容易;言人之所不敢言,就更难。”
“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敢言”,这就是一种骨气!这种骨气不是狂妄,不是孤傲,更不是信口开河。这种骨气需要一双锐利的眼睛,一颗殷切的心以及一种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发表意见的胆识。
还是回到具体的问题上探讨吧,《XX是银》或者是“新生300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知识体系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
比如:
多方炮、空放炮、多方炮过金三角;
金蛤蟆、蚂蚁功、幸福池养宁天龙;
老鸭头、美人肩、一脚踢出大黑马;还有那赤脚大仙、大死爪、
黑马草上飞、青龙取水、短头铡刀、等等,严格的说,是将股市理论演变成接近实际、具有实战意义的一门技术。
也正因为它把初学者很难搞懂的理论演变到了接近实战的层面上,就说明了它不是一门很高深的课程,所以,“新生300天”就不是“高手300天”。
按照哲学的观点:“理论指导实践”,而不是实践指导理论,那么当你学会了接近实战的课程以后,还应当回到理论这个层面上,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那么学会XX是银能做到什么?
学会和运用好XX是银能保障你不赔钱,但不能保证你能赚大钱或者长期稳定的盈利。这是因为:
1、如果你严格遵照三死叉见顶、阴阳墓碑等头部信号,你就不会深套,不会深套就不会大赔。
如果有人说,“你学了人家的知识,你就是人家的徒弟了”,哈哈,说这句话够奉承了,反过来你去问问大师,他知道你这个弟子吗?他承认你这个弟子吗?恐怕连你是谁都不知道。“学了人家的知识,就是人家的徒弟”这个观点如果成立,那么我们上学时学习的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等等都是我们的师傅啦?哈哈,荒唐的推理。我学了巴菲特的理念,由此我对股市中人说:“巴菲特是我的师傅”,恐怕会让世人笑掉大牙的。还有一个观点,人们常说:要学会感恩。我的理解是:如果是拜过师的师徒关系,做人就应当知恩图报,绝不能忘恩负义,此时用“感恩”一词比较恰当。但如果只是书本上以及其他形式学习别人的知识,此时就应当是“感谢”之意,而非“感恩”。
1、当然,批判式学习不是盲目的反对,更不是自狂自大的自负,批判的重要前提是“证据”,有了证据才能去批判,不能盲目指责;同时,批判式学习还需要一个心态即是“开放”,以一颗包容的心去批判他人,维护真理。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列观古今伟人成材的历程,没有一个不是带着锐利而客观的眼光审视时代的批判大师。真正对社会有意义的人,绝对不是那些读书最多,学历最高的人;也绝对不是那些绝顶聪明,圆滑世故的人,而是那些善于找到问题,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批判式的人才,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更应该把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思考,我们现在的积累才是有意义,有目的,有价值的。
因此“批判式学习”更加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