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银行”助力脱贫攻坚
(2022-11-25 17:01:13)
标签:
财经 |
“现在我们这条村道上走的车子比对面省道上的还要多了!”一个念山村村民自豪地跟游客介绍着念山这几年的发展。南平市政和县星溪乡的念山村作为政和县40个贫困村之一,近几年通过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摆脱了“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捧着金饭碗谈要饭”的困境,连获5块国字号招牌,实现“念山三变”,走上了旅游致富的道路。
念山村距县城11公里,村域面积1.32万亩,耕地1605亩,林地0.0674万公顷,下辖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321户1215人。村党组织下设3个党小组,党员38名。该村坚持党建引领,实施“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团联动、百姓行动”,聚力脱贫致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强村富民的“念山三变”,先后获评获得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生态旅游示范区、绿盈村庄、金牌旅游村”、2021-2023年度市级文明村等称号。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一是梯田变景区。将1600多亩梯田统一管理,规范种植油菜花、水稻、黄巢菊等四时作物,让梯田一年四季都有景致,串联古树、竹林、茶园、樱花园、桃园,打造云上梯田景观,引入青岛泽川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建成福建省最长玻璃索桥,促进景区提质拓容。2022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达3余万人;二是村民变股民。依托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采用“党支部+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由支部牵头,邀请村民以梯田、茶山入股,共同打造念山旅游。目前共流转梯田810亩,茶山163亩,182户村民成为股东。通过流转,零散的梯田,茶山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生态资产得到了有效盘活,村民成为了旅游公司的股东,同时可参与务工获得收入并享受公司分红,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三方共赢、走共同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三是小乡村变大舞台。党支部带头,引导年轻人返乡创办梯田农家、然汐小筑等新兴旅游业态,目前共有民宿4家,农家乐3家。同时,念山村依托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开展了国际马拉松比赛、国际自行车比赛、闽浙赣冬泳比赛、开镰节、美食节等活动,实现从贫困村到3A级旅游景区的华丽转身。
作为生态资源富集的后发展地区,星溪乡认真贯彻落实南平市委、政府提出的“生态银行”发展模式,发挥念山梯田等生态资源优势,成立旅游开发公司(乡占股60%,村占股40%),实施“公司+集体+农户”,从农户手中流转700多亩梯田,由旅游公司规范种植四时植物,引入物联网数字技术,打造“念山黄巢胭脂米”等武夷山水生态品牌,实现脱贫摘帽,带动贫困户17户62人脱贫,并乘着旅游致富的东风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
星溪乡还在东峰村提出“物联网+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将农村土地资源化零为整,从群众责任田中流转近千亩建设大棚等基础设施,引入物联网数字技术,吸引了东峰果蔬合作社、东燕果业、兴兵农场等优质农业企业的进驻,极大提升了农产品产量和品牌价值,蔬菜亩产值达到了1.6万元,葡萄亩产值更是达到惊人的8万余元,实现产量、效益双提升,从而带动农村闲置劳动力再就业,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星溪乡通过对辖区内山、水、林、田、湖、茶等自然资源进行整合,引入市场化机制,逐步形成以“两山一峰”——东山、念山、东峰为核心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的“物联网+农业+旅游”农旅生态圈,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