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城墙武庙闸
 (2025-01-12 11:17:36)
	
			
					(2025-01-12 11:17:36)		| 标签: 旅游南京文物武庙闸历史 | 分类: 人文民俗 | 
早在公元239年,孙权诏令开凿潮沟,北连玄武湖“以引江潮”,南北水系由此贯通。公元267年,后主孙皓建昭明宫,开城北渠,引湖水巡绕殿堂,并在此设置了北水关,玄武湖与建康宫城的水系融为一体。明朝洪武初年,朱元璋利用秦淮河和玄武湖等水系作为护城河,也为了控制城内河道水位,避免水患,在秦淮河、玄武湖及其他河流入水口处,设置水关、涵闸、涵洞20多处,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北水关及东水关、西水关。建成之初,武庙闸被称为通心水坝或通心沟水坝,民间俗称台城水关。清朝同治八年(1869),因府学旧址改武庙,此闸名随之改为武庙闸。

整个水关由两个半圆形闸道组成,湖水通过第一个闸道,经过过滤网,垃圾和水草被拦截下来。随后,湖水湍流直下,进入下一个闸道,穿过涵洞,向城墙下方流去。武庙闸核心部分主要是用巨型条石砌筑的方形深井,深井宽31米、长7米。深井上方平台设有四块两两相对的绞关石,用以承担绞关,悬吊铜闸。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苏友视界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苏友视界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