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丘浚墓

标签:
文物历史建筑海口丘浚 |
分类: 人文民俗 |

丘浚字仲深,号深庵、玉峰、琼山。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理学家。他为官清廉,被誉为“布衣卿相”。明弘治八年(1495),丘浚病卒于北京,享年76岁,明孝宗命人将丘浚遗体运回海南故里。次年,朝廷为丘浚举行葬礼。


丘浚墓建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修建花费工时将近4个月,规制为明朝廷所敕。墓庭占地0.25公顷,墓园最前方是一面巨大的照壁,正面雕刻麒麟图案,背面是“太儒之首”四个苍遒大字,石牌坊正面刻红色“理学名臣”,背面刻红色“冠绝一时”四字。丘濬墓主墓用花岗岩砌成,圆顶,高6米,共分6层,16级台阶,底座有八卦,坐南朝北,主墓前立墓碑一座,高4.4米,底座宽2米,碑身宽1米,上方刻有双龙飞舞,两旁刻有青松、仙鹤、祥云等图案花纹。碑面上端有:“皇明敕葬”四字,正中题:“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特赠左柱国太傅谥文庄丘公。妣诰封正一品夫人吴氏之墓。”为夫妻合葬之墓。墓碑前2米处有石祭台1座,祭台前置石香炉1只、石烛台2对。早年在神道两侧,依次立有石望柱、石麒麟、
石狮 、石羊、石马、石翁仲各一对,现仅存石狮、石马。




丘浚墓在十年动乱期间遭到过严重破坏,碑刻和神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甚至墓室还被炸开过,棺内遗物也被抢夺一空,直到上世纪80年代之后进行了多次修葺。丘浚墓1962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苏友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