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影像:和平公园钟楼

标签:
建筑室外旅游民国建筑南京 |
分类: 人文民俗 |
和平公园钟楼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和平公园内,正式名称为励士钟塔,是建于抗战之前的国民政府考试院的励士钟塔。


励士钟塔高四层,17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于原先的武庙中轴线上。该楼平面呈四方形,自下而上楼身渐倾收缩,一楼四面各开有一门,二、三、四楼四面各辟有窗户,四楼窗户周围还有时间刻度标记,酷似时钟。塔顶飞檐翘角,楼内曾悬挂一口大钟,因靠近国民政府考试院,也做过考试院的钟楼用。塔顶飞檐翘角,细节繁复,古朴雅致。塔内屋顶壁画以绿色为主色调。因此,过去的老南京人曾称之为“钟楼”、“钟塔”。

1934年11月4日晚上,全国考选委员会在“考试院”明志楼内设宴招待参会代表。
“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即席提议众人捐钟一口,倡议得到全体人员赞同。经“考试院”
牵头、多方集资捐款,1936年9月开始建造,1937年3月,励士钟塔在“考试院”东花园(位置就是现在的和平公园)内建成,内置一口大钟,取名“励士钟塔”,塔顶镌刻总理建国大纲全文。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这座钟楼在战火中并没有被损坏,而是较完好地保存下来。1940年3月30日,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汪精卫将“励士钟塔”略加修缮和修改,改为“还都纪念塔”。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这座民国建筑又恢复了“励士钟塔”的身份。




励士钟塔2006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以编号2008021入编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名录。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苏友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