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
标签:
旅游文物建筑英国领事馆镇江 |
分类: 人文民俗 |



1858年6月26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镇江辟为通商口岸。1864年英国开始在云台山上建筑领事馆。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共占地17亩6分1厘2毫,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系欧洲古典建筑的变形,也称“东印度式”建筑,是一组由五幢房子组成的建筑群。整个建筑群端庄而典雅。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主体二层,局部三层,墙壁用青砖夹红砖叠砌而成,勾白色灯草缝,钢质黑色瓦楞屋面。最高的为办公大楼,西北一幢(局部二层)是职员宿舍及3间马房,靠山坡2幢
方形楼房为正、副领事住房。山东南麓2层楼房是宿舍、餐厅及娱乐场所。馆周依山高下筑砖围墙和大铁门。北面临江处是一幢3层长方形楼房,为工部局、巡捕房。从建筑形式看,办公楼东立面的二三层有券廊,每层五个拱券,顶端中央的横额上刻有“1890”字样。领事住宅由东、西两楼组合而成。西楼三层,东楼地上两层地下一层。1927年,北伐军兵临镇江,英国被迫交还镇江租界,1933年10月,英国当局把领事馆房地产卖给江苏省民政厅长镇江人赵启騄,结束了英国在镇江的殖民统治。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1982年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苏友视界
前一篇:青春版婺剧《穆桂英》
后一篇:江苏:淮安烈士陵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