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街巷:董家渡路

标签:
旅游上海街巷董家渡城市 |
分类: 人文民俗 |
董家渡路在上海市南市区东部。东起外马路,西至中华路。长986米,宽6.5~14.8米,车行道宽3.8~10.7米。



董家渡路于清光绪三十三(1907年)筑,因靠近渡口董家渡得名,曾名圣贤桥街。董家渡的得名,重点在“渡”字上,它指的是曾经黄浦江边的第16号码头,即“董家渡码头”。据嘉庆《上海县志》记载,这里初为北仓渡,后因浦东有一户董姓人家,用能坐二十多人的双桨大船在此来回摆渡,遂有了董家渡的名称。直到1918年前后,渡口的设施被改建为码头。


董家渡路是上海的一条老街,沿路多商店,有董家渡天主堂。董家渡天主堂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所规模巨大的教堂,也是当时上海最大的天主堂,曾是罗马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府,统辖江苏、安徽两省的各级天主教堂。

董家渡路原先为碎花岗岩铺就的“弹街路”,尽管走路时有些硌脚,但雨中的“弹街路”则是有些令人悦目,被雨水冲刷的花岗岩显得十分洁净而显眼,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改为混淋土沥青路。如今成为了上海外滩金融集聚的重要区域。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苏友视界
前一篇:周末福利:舌尖上的美食
后一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屏南鸳鸯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