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建筑北京故宫角楼 |
分类: 人文民俗 |
角楼是我国古建筑物中经常见到的种辅助建筑。这种建筑主要设于防守式建筑物的棱角转穹之处,故名“角楼”。角楼多为防御设施,结合墙、台、塔、堡垒等其他的防御设施,起到了防守作用。



北京故宫有四个城角,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每一个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故宫四座角楼轮廓优雅,造型独特,玲珑绚丽,翘起的檐角层层叠叠,蔚为壮观。其实,角楼并不是真正的楼,从它的外面观看,三重檐飞翘的屋檐,层层叠叠共计有28个翼角,16个窝角,28个窝角沟,10面山花、72条房脊,屋脊上的吻兽共230只。


故宫角楼是一座四面凸字形平面组合的多角建筑,屋顶有三层,上层是纵横搭交的歇山顶,由两坡流水的悬山顶与四面坡的庑殿组合而成,因这种屋顶上有九条主要屋脊,所以称做九脊殿。中层采用勾连搭的做法,用四面抱厦的歇山顶环拱中心的屋顶,犹如众星拱月。下层檐为一环半坡顶的腰檐,使上两层的5个屋顶形成一个复合式的整体。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建筑艺术于一身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由于角楼的各部分比例谐调,檐角秀丽,造型玲珑别致,成为紫禁城的标志,使人惊奇,赞叹与敬仰。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苏友视界
前一篇:天津意大利风情街
后一篇:江南水乡老街—月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