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影像:大方巷7号民国建筑群

标签:
历史建筑文物南京大方巷 |
分类: 人文民俗 |
大方巷7号民国建筑群由9幢洋房组成。


大方巷7号民国建筑群为赵承德堂、詹天锡、江英志集资建造,共有9幢二层砖木结构的小楼,形式各有特色,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这里9幢洋房,是民国时期两位从事砖瓦生产的广东人詹姓资本家建造的。当时,他们用自己生产砖瓦盖的这9幢洋房,目的在于向人们展示自己产品的质量,7号内总共有9座两层别墅,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别墅群,它们风格不一,其中两两相同,也就是说,总共有5种建筑式样,并且分三排坐落。朝向也不一致,有朝着正南方向,还有朝着东南方向的,这里也被称作“广东新村”。初建用途为民国时期外国使节的家属居住用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设在南京的使馆纷纷撤离,这些房子也就没能派上用场。时任江苏省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唐鹿门找到当时中中交农四大行,还有一些私人银行的行长,由他们私人买了下来。所以,广东新村当时住的都是民国时期各大行的行长。





2009年以编号2009025入编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录。2014年被列入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苏友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