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交通轮渡南京铁路 |
分类: 人文民俗 |
南京铁路轮渡是中国最早的火车轮渡,亚洲第一条铁路轮渡。始建于1930年12月1日,至1933年9月全部建成;同年10月22日正式通航。
1930年10月9日,国民政府铁道部成立“下关浦口铁路轮渡设计专门委员会”。该委员会对比多种设计方案后,确定采用铁道部简任技正兼设计科长郑华所提的“活动引桥”轮渡方案。当年11月,成立“首都铁路轮渡工程处”,郑华兼任处长。


“活动引桥”是根据历年长江两岸水位涨落差记录14.872米设计的,轮渡桥为钢架结构,桥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两岸引桥用活动式,随水位高低升降调节,其坡度最大为2.6%,南北两岸各设1座引桥,南岸位于下关煤炭港,北岸位于浦口津浦10号码头下游300米处,每座引桥各由四孔穿式桥梁组成,全桥共长187.13米,除临江一孔长45.4米外,其余每孔长46米,桥高7.25米,宽6.2米,临江桥端铺设3股道,可与船上轨道相接,其宽度为14.44米,成喇叭状,桥端设有活动跳板,长17.1米,接于横梁上,用20马力电机驱动,与船头铁栓联锁,以便桥与船的轨道相联结。
下关岸线接轨线路总长1509米,铺设四股道。因地势局限,轨道呈曲线。其半径为332.7米,浦口岸线路总长2952.9米,铺设六股道,为直线。

1931年从浦口站铺轨至引桥,1933年建成一座全长187.13米的铁路引桥。铁路轮渡连通了长江两岸的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
1968年10月,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后,渡轮逐渐退航。2012年,下关浦口铁路轮渡桥被公布为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苏友视界
前一篇:河南省十大人文景区—开封府

加载中…